牙齿的颜色主要由牙釉质的透光性、牙本质本身的颜色,以及牙齿表面的沉积物共同决定。研究发现,牙釉质上微孔结构的密度差异,会让每个人吸附色素的能力不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饮食习惯差不多,牙齿着色程度却不同。牙齿变色主要分为外源性着色和内源性变色两大类。
牙齿着色的形成机制
外源性着色主要是饮食里的色素和口腔微生物代谢产物结合造成的。像咖啡、茶里的多酚类物质,还有烟草中的焦油成分,会先和唾液里的蛋白结合,再沉积到牙釉质的微孔里。这种着色用日常清洁能去掉一部分,但长期积累会变成顽固的复合染色,没那么容易清理。
内源性变色和牙体组织本身的变化有关。比如年纪大了,牙釉质会慢慢磨损,下面淡黄色的牙本质就露得更多——有临床数据显示,40岁以上人群的牙釉质厚度平均会减少0.1毫米左右,差不多是原始厚度的20%。还有氟斑牙、四环素牙这类病理状态,会改变牙本质的光学特性,造成不可逆的着色。
居家护理科学方案
家庭美白用的是低浓度过氧化物凝胶,配合定制牙托来精准释放成分。新型缓释配方能维持有效浓度6小时左右,一般建议每天戴4-6小时,连续用2-4周改善轻度着色。不过要注意,单次使用周期别超过2周,全年最多用3次,不然可能导致牙釉质脱矿。
日常护理要遵循“清洁-修复”原则:吃完东西先用水漱口,形成一层保护膜,再用含氟牙膏刷牙。添加羟基磷灰石成分的牙膏能修复牙齿上的微小缺损;电动牙刷配合牙缝刷,能清除90%以上的菌斑——有临床试验显示,3D立体清洁技术比传统刷牙方式的清洁效率高70%左右。
专业治疗技术进展
冷光美白采用450-490纳米波长的蓝光激活过氧化氢分子,临床数据显示单次治疗可提升5-8个Vita比色等级,效果能维持18-24个月。治疗后立刻用脱敏剂,能降低牙本质敏感的发生率,就算出现敏感症状,大多也会在72小时内自行缓解。
瓷贴面技术是重度着色的解决方案,0.3毫米厚的超薄瓷片通过酸蚀粘接技术固定在牙齿上,既能保留天然牙体,又能实现自然的美学效果。2022年的临床研究显示,规范操作下瓷贴面5年留存率达93.7%,明显优于传统冠修复。
特殊人群护理要点
妊娠期女性因为激素变化,容易得牙龈炎,要加强菌斑控制;儿童的乳牙不建议用化学方法美白,但做窝沟封闭能预防龋坏;糖尿病患者的糖化终产物会加速牙齿变色,需要强化牙周维护。所有治疗都得建立在牙体健康的基础上,避免损害牙釉质结构。
建议每6-12个月做一次专业牙周检查,制定个性化的护齿方案。日常护理结合定期维护,才能维持牙齿的健康色泽。还要注意,任何美白措施都要以不损伤牙体组织为前提——别为了追求短期效果,造成不可逆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