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卧床的人,因为活动量少、肠胃蠕动变慢,经常会遇到排便困难的情况。这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让人难受,还可能引发腹胀、痔疮等问题。其实通过科学的护理和综合调理,是可以有效改善肠道功能的。
床上运动帮肠道“动起来”
每天规律做些床上活动,能刺激肠道蠕动。可以用温热的毛巾敷在肚脐周围,再顺着顺时针方向按摩,每次10-15分钟。还可以帮患者做被动运动:比如协助做下肢屈伸、抬腿,或者模拟骑自行车的动作,每天3次,每次5-10分钟。有研究发现,规律的肢体活动能让肠鸣音更规律,促进肠道“工作”。
吃对食物,给肠道“添动力”
合理饮食对正常排便特别重要。每天要吃200克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像芹菜、菠菜、苹果这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就很好。主食可以选玉米碴粥、燕麦片这类粗粮,再搭配红薯、南瓜等薯类。喝水要少量多次喝温开水,想改善口感可以加片柠檬。注意膳食纤维要慢慢加,别突然吃太多,不然可能会腹胀。
养成本能,让排便“定时来”
培养定时排便的习惯很关键。建议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比如早餐后)去尝试排便,就算没有便意,也坚持坐10分钟。排便时用半坐卧位(把床头抬高45度),能调整排便角度,减少用力。如果排不出来,可以试试深呼吸后屏气,再配合腹部轻轻加压,帮粪便排出来。
药物使用,一定要“听医生的”
如果非药物方法不管用,一定要先找医生,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缓泻类药物,千万别自己乱买乱吃。所有药物都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用,避免自行调整用量或停药。
留意信号,别让问题“变严重”
可以记个排便日记,把排便的次数、大便的性状(比如干不干、稀不稀)还有有没有腹胀、腹痛这些情况写下来。如果3天以上没排便,或者肚子胀得厉害、排便时疼得厉害,一定要赶紧去医院。平时也可以留意肠鸣音(肚子里“咕噜咕噜”的声音),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大概4-5次。要是用了泻药后出现剧烈腹痛或者排便特别异常,要立刻停药,赶紧检查有没有肠梗阻的可能。
护理要点帮你理清楚
- 每天规律做床上运动和腹部按摩;
- 慢慢增加膳食纤维,保证喝够温开水;
- 固定时间尝试排便,用半坐卧位;
- 药物必须严格遵医嘱使用;
- 记好排便情况,有异常及时处理;
- 注意肛门周围护理,预防皮肤损伤。
其实只要把这些方法综合起来用,大多数卧床患者的排便问题都能得到改善。护理的时候要注意每个人的差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方法。如果排便困难一直没好转,或者症状越来越严重,一定要及时找专业医生帮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