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读者问过:“每次转头、摇头时,后脑那里疼得明显,要不要紧?”其实这种症状得重视——颈椎是支撑头部的“关键支架”,由7块椎骨和椎间盘组成,既要保护神经、血管,还要维持头部活动,一旦出问题,很可能引发后脑痛。
为什么颈椎病会导致后脑痛?
颈椎间盘老化退变时,旁边的椎动脉容易被压到。有研究发现,颈椎间隙变窄会影响椎动脉的血流,头一动,血流波动就可能诱发后脑痛;颈椎上长的骨刺(异常骨赘)也会刺激神经根,把疼痛“放射”到后脑(枕部);还有长期低头、歪脖子等不良姿势,会让颈后肌肉劳损,引发痉挛性疼痛;头一动,肌肉里的疼痛感受器被“触发”,痛感就会放射到后脑。
分步骤缓解:从日常防护到康复训练
日常基础防护
• 选对枕头很重要——仰卧时要能保持颈椎的自然曲线,建议用可调节高度的颈椎枕;
• 每工作40-50分钟,停下来做会儿颈部活动,比如“米字操”(慢慢按“米”字方向抬头、低头、左右转),轻柔拉伸;
• 调整电脑、手机屏幕高度,尽量平视,别一直低头让肌肉“僵住”。
物理治疗:找专业帮忙
• 颈椎牵引得找专业医生指导,用间歇性牵引的方式缓解神经压迫;
• 热敷能促进血液循环,用恒温热敷袋最好,温度别超过40℃,避免烫伤;
• 超声波治疗能缓解肌肉痉挛,但得让专业治疗师做。
康复训练:强化颈椎“力量”
• 用弹力带做抗阻训练,强化颈部肌肉——每天做3组,每组8-10次,慢慢加力;
• 练本体感觉(平衡感)可以试试闭眼单脚站,能增强颈椎稳定性;
• 做腹式呼吸时配合颈部放松——慢慢吸气鼓肚子,呼气缩肚子,同时放松脖子,能缓解肌肉紧张。
这些情况,必须马上看医生!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别犹豫,及时去骨科或脊柱外科就诊:
• 疼痛持续2周以上,没好转;
• 胳膊放射性疼,或者手麻、没知觉;
• 走路不稳,像踩棉花;
• 短期内手脚力气明显变小。
医生可能会让做颈椎MRI,能清楚看到椎间盘老化、神经被压的情况,再根据结果制定治疗方案。
日常预防:把颈椎“养”好
试试“40-20-20”护颈法:每坐40分钟,起身活动20秒,做20次轻柔的颈部动作(比如慢慢转头、抬头);背书包选肩带宽的(至少3厘米),减轻对颈椎的压力;运动选游泳、太极这类对颈椎冲击小的,别做蹦极、甩头这样的剧烈运动,防止头部震荡伤颈椎。
颈椎健康靠日常“养”——疼痛其实是身体在提醒你:该调整生活方式了!平时多做颈部锻炼、保持正确姿势,才能维持颈椎的正常功能。如果疼得一直不好,一定要及时找医生看看,别硬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