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总容易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慌、没力气的情况,中医常说这可能是气血两虚闹的。据研究,差不多35%的职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气血不足,主要和平时节奏太快、吃饭没规律有关。
气血两虚的调理得“气血同补”才行。咱们传统上常用的方子,是把能健脾益气的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和能养血活血的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配在一起。现在研究也发现,这样的组合能帮着生成红细胞、调节免疫力,而且用党参代替人参的配方,更适合现在人的体质。
用这类方子得注意几个事儿:感冒发烧的时候先别用;别和冰饮、生黄瓜这类寒凉食物一起吃,不然可能刺激肠胃;如果正在吃抗凝药,最好间隔2小时以上再用。一般规规矩矩用2周,大概85%的人都会觉得疲劳感轻了不少。
日常还能通过吃饭补:红枣每天吃6-8颗就行,能补充对身体好的成分;黑芝麻铁含量高,配着热粥喝吸收更好;每周炖一次当归黄芪鸡汤,能帮着提高身体里的铁储备。不过得记住,食疗只是辅助,不能代替正规调理。
有些特殊人群得更小心:备孕的姑娘,要留意方子里的活血成分可能影响胚胎着床;糖尿病患者得看看制剂里有没有添加糖。要是连续用超过4周,上火的概率会比平时高3倍,所以建议每用2周就停3天歇一歇。如果症状都超过2个月了还没好转,赶紧去医院查个血常规看看。
调理的效果能一步步观察:第一周通常会觉得没那么累了,第二周睡眠质量能提升,第三周脸色慢慢会变得红润。可以用手机每周拍张脸的照片对比,这样更直观。要是用的时候觉得口干,喝杯用麦冬、玉竹泡的滋阴茶就能缓解。最后得提醒一句,药物调理只是辅助手段,真正能让气血一直充足的,还是规律作息、每天适度运动这些日常好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