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突然“罢工”(比如上吐下泻、腹痛)时,不少人第一反应是翻家里的常备抗生素。但对付急性胃肠炎这个常见病,抗生素可不是“万能药”——用对了有用,用错了反而坏事。要解决这个问题,得先理清几个关键常识。
不是所有急性胃肠炎都需要用抗生素
只有细菌感染引发的急性胃肠炎,才可能需要抗生素帮忙——比如大肠杆菌这类“敏感菌”在肠道作乱时,常用的阿莫西林确实能杀菌。但要注意,现在很多肠道细菌已经“耐药”了:2022年《临床感染病学杂志》就提到,约60%的肠道病原菌有不同程度耐药,比如能产ESBL酶的大肠杆菌,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高达78%。所以不是随便吃抗生素就行,得先让医生查清楚是不是细菌感染,不然乱用药可能没用甚至耽误病情。
这些情况绝对不能用抗生素
大部分急性胃肠炎其实是病毒引起的(比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占比超过70%。这种情况下用抗生素完全没用——抗生素是杀细菌的,对病毒根本“不管用”。而且乱用药还会伤害肠道里的“好细菌”(比如双歧杆菌),有数据说滥用抗生素会让有益菌减少40%,反而把肠道菌群搞乱,加重腹泻。另外,如果是食物过敏、吃药刺激胃导致的胃肠炎,用抗生素只会越用越难受。
急性胃肠炎的正确应对方法
对付急性胃肠炎,医生会根据病因选合适的方法:如果是细菌感染需要用抗生素,医生会选针对肠道病菌(比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的类型,但有些抗生素不适合18岁以下的孩子用(可能影响骨骼发育);如果腹泻厉害,蒙脱石散能吸附肠道里的毒素和多余水分,缓解症状,但要和抗生素隔开2小时吃,不然会影响药效;益生菌也是常用的辅助治疗——2023年《胃肠病学》研究发现,加用益生菌能让腹泻时间平均缩短1.5天,帮着把肠道菌群调回正常状态。
出现症状后该怎么做
如果突然出现上吐下泻、腹痛,可以先这样处理:先暂停吃饭2小时,让肠道“歇口气”,期间少量多次喝电解质水(比如淡盐水加一点糖,或者买现成的电解质溶液),防止脱水;然后观察症状——如果发烧超过38.5℃一直不退、拉血便、严重脱水(比如口干得厉害、尿少、站都站不稳),一定要赶紧去医院;到医院后,配合医生查大便常规、C反应蛋白这些项目,明确到底是病毒还是细菌引起的;之后严格按医生说的吃药,别自己加量、减量或者随便停药。特别要注意老人和小孩,如果出现尿量变少、皮肤皱巴巴(比如手背的皮肤捏起来不容易弹回去),这是脱水的迹象,最好直接住院治疗,避免危险。
现在医学强调“精准治疗”,对付急性胃肠炎这种常见病,既不能完全排斥抗生素,也不能把它当“万能药”。关键是要搞清楚病因,听医生的专业指导——该用的时候用,不该用的时候坚决不用。最后要提醒的是:自己随便吃药风险很大,不管症状轻还是重,及时找医生确认病因,才是保护肠道健康最明智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