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桶里突然出现红色排泄物,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慌——是不是得了重病?其实这种情况需要重视,但不一定都是大病。搞清楚可能的原因,能帮你减少不必要的焦虑。
先想想:是不是吃了带红色色素的食物?
很多天然色素会让便便变红,比如红心火龙果里的甜菜红素、西瓜里的番茄红素,这些色素是水溶性的,身体没法完全分解。如果短时间内吃得多(比如一次吃1-2个红心火龙果),色素就会跟着便便排出来,导致马桶里出现红色。这种情况不用怕,停吃这类食物后24-48小时,便便颜色就会变回正常。建议你先翻最近3天的饮食记录,有没有吃红心火龙果、红西瓜、红苋菜这类红色食物,说不定问题就出在这。
肛周疾病:最常见的便血原因
如果排除了食物因素,得考虑肛周问题,比如内痔。这种出血通常有几个特点:排便结束时,粪便表面沾着鲜红的血,或者擦纸有血,严重的会滴血甚至喷血;血是浮在便便表面的,不是混在一起的;一般不疼。有数据说,一半以上久坐的人(比如办公室白领、司机)都有不同程度的内痔问题。要是反复出血,可能会导致缺铁(比如头晕、乏力),如果连续3次以上都有这种情况,一定要去医院看看。
消化道异常:得小心暗红色血
如果血和便便混在一起,颜色是暗红色的,就得警惕中下消化道的问题了。比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人,要是遇到压力大、熬夜、喝酒之类的情况,可能会出血,这时便便会是黑色或者柏油样的(像沥青那样)。尤其是50岁以上的人,如果没有原因地一直便血,还伴着突然变瘦、肚子一直疼、大便次数变多或变少(比如以前每天1次,现在变成每天3-4次),得先排除肿瘤的可能。
遇到红色便便,按这几步处理
别慌,先按下面的流程做,能帮你更清楚状况:
- 记饮食:写清楚最近3天吃的所有东西,重点标红色食物(红心火龙果、红苋菜)、动物肝脏这类可能影响便便颜色的食材;
- 看症状:注意血是沾在便便表面还是混在里面?颜色是鲜红还是暗红?多久出现一次?有没有伴着肚子疼、拉肚子、便秘?
- 去医院前准备:把最近吃的药、以前的病史(比如有没有痔疮、胃溃疡)整理好,能拍张便便的照片(别太模糊)最好,医生看了更直观;
- 常见检查:第一次去医院,通常会做肛门指诊(医生用手指摸肛门附近有没有肿块)和大便常规(查有没有潜血);如果需要进一步检查,可能会做电子肠镜(看肠道里面有没有息肉、肿瘤),或者查血清铁蛋白(看有没有缺铁);少数情况找不到出血点,可能会做血管造影或者胶囊内镜。
别信“便血=上火”!这些误区要避开
很多人觉得“便血就是上火”,自己吃点降火的药或者泻药,这其实很危险。比如有些人便秘了,吃刺激性泻药(比如含大黄、番泻叶的),反而会加重肛裂,导致更严重的出血。正确的做法是:每天喝够2000ml水(差不多4瓶矿泉水),多吃蔬菜、水果、粗粮(比如西兰花、苹果、燕麦)补充膳食纤维,蹲厕所别超过5分钟(避免久蹲加重痔疮)。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和老人,血管比较脆,出现便血更要注意,得让医生全面检查。
遇到便便发红的情况,记住“三看”:看颜色是鲜红还是暗红,看血是沾着还是混着,看持续了多久。最终得靠医生的检查才能确诊,别自己瞎吃药,也别拖着不去医院。肠道健康很复杂,任何异常信号都是身体在提醒你——该去查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