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火龙果上市的季节,不少人会遇到一件“吓人”的事——排便变成红色。别慌,这大多不是消化道出血,而是火龙果里的甜菜红素在“搞事情”。了解这种天然色素的代谢规律,能帮我们避开不必要的担心。
火龙果里的“红色素”怎么代谢?
火龙果富含一种叫甜菜红素的水溶性色素,它的分子结构很特殊,约40%的人因为体内酶的差异,没法完全分解这种色素。如果一次吃超过200克火龙果,没被分解的色素就会跟着粪便排出来。这种生理性的色素残留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颜色呈暗红或褐红色,和粪便混得很均匀;二是48小时内会自然消失,不会一直红;三是要排除其他红色食物的影响(比如有没有吃西瓜、番茄)。其实这就像吃多了胡萝卜会皮肤发黄一样,是正常的生理性色素沉着。研究还发现,甜菜红素的抗氧化活性在肠道里能维持6-8小时,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会短暂排出红色排泄物的原因。
哪些红色排便是“危险信号”?
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就得警惕是不是消化道出血了:一是鲜红色血液沾在粪便表面;二是拉黑便(像柏油一样),还有特殊的腥臭味;三是同时有头晕、心慌、出冷汗这些贫血表现;四是红色持续3天以上没消失;五是有胃肠疾病家族史。一般来说,消化道出血50ml以上会拉黑便,鲜红血便大多是下消化道出血。遇到这种情况,先停下所有红色食物观察,如果症状还在,赶紧去医院。
四步自检,快速分清楚“虚惊”还是“真问题”
遇到红色排泄物,先按这四步自查:第一步,查饮食——回忆24小时内有没有吃红色食物(比如火龙果、西瓜、番茄);第二步,看样子——注意排泄物的颜色深浅、是不是均匀混合,还有形状有没有异常;第三步,测症状——有没有肚子痛、发烧、没力气这些不舒服;第四步,简单测——用pH试纸试试粪便的酸碱度(消化道出血的话大多是酸性的)。家用便隐血试纸能初步筛查,但要注意火龙果可能影响结果,最好停吃48小时再测。
什么时候需要赶紧去医院?
如果有这些情况,建议24小时内就诊:一是持续肚子痛、呕吐;二是有胃溃疡、肠息肉这些消化道病史;三是40岁以上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四是家族里有消化道肿瘤病史。现在医学有完整的便血鉴别流程,比如粪便常规、便潜血试验、胃肠镜检查等。最新指南建议,要是便血一直不好,优先做胶囊内镜,能更快找到原因。
怎么科学吃火龙果?
想避免红色排便,吃火龙果要注意这几点:第一,控制量——每天最多吃150克(差不多1/3个中等大小的火龙果);第二,别连续吃——连续吃不要超过3天,中间至少隔48小时;第三,搭配好——和含铁多的食物分开吃(比如菠菜、动物肝脏)。特别提醒:正在吃抗凝药的人要小心,甜菜红素可能影响药物效果。如果吃了之后排便一直红,建议找营养科医生帮你调整饮食方案。
总的来说,火龙果导致的红色排便只是身体代谢色素的正常反应,只要掌握科学的吃法,就能避免“虚惊一场”。如果实在担心,按照自检步骤排查,有异常及时就医,就能安安心心吃火龙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