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频繁张口呼吸、夜间打鼾像小火车一样响,说不定是鼻甲肥大在捣鬼。这个藏在鼻腔深处的“小麻烦”会压迫气道,让孩子呼吸变得费劲。其实鼻甲肥大不是一种单独的病,而是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等鼻部问题长期炎症刺激后,鼻腔组织增生带来的结果。
对于刚出现或者症状比较轻的鼻甲肥大,药物是常用的办法。鼻用激素喷雾能帮着抑制鼻腔里的炎症,配合抗组胺药可以较快缓解鼻塞。要注意的是,这类药物得持续规范用至少两周才会有效果,就像给鼻腔做“深度清洁”一样。如果孩子是过敏体质,可能需要加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一起用,但具体怎么用一定要听专业医生的。
要是药物用了半年还没效果,孩子因为夜间缺氧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可能得考虑微创手术。比如低温等离子消融手术,就像“精准雕刻”,能在保留正常鼻腔黏膜的前提下,把肥大的组织缩小;传统的切除手术则适合严重骨质增生的情况。但手术肯定不是第一选择,医生会综合看孩子的年龄、症状持续时间和全身状况,再慎重决定。
家庭护理要多方面注意:
- 空气管理:用加湿器把室内湿度保持在40%-60%,冬天别让干燥空气刺激孩子鼻腔;
- 过敏原控制:每周用60℃以上的热水洗床品,减少尘螨;花粉季节别开窗户;
- 鼻腔冲洗:每天用生理盐水给孩子冲鼻子,把过敏原和分泌物清出去;
- 体位调整:睡觉的时候把床头抬高15-20厘米,减轻鼻腔黏膜充血;
- 饮食管理: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别让孩子喝冷饮,避免血管扩张加重鼻塞。
如果孩子出现持续单侧鼻塞、听力下降,或者学习成绩往下掉,一定要及时带他去看医生。医生会用鼻内镜、拍片子等检查,排除鼻息肉、腺样体肥大这些其他问题。尤其要注意的是,长期张口呼吸可能让孩子颌面骨发育变样,出现“腺样体面容”,所以早干预特别重要。
很多家长担心手术会影响孩子发育,其实现在的微创技术已经能把损伤控制在毫米级,不用太怕。但千万不能乱给孩子用血管收缩剂喷鼻子,不然可能变成药物性鼻炎,鼻塞反而越治越重。如果孩子是季节性过敏,在过敏季到来前2周就开始预防性用药,效果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