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头晕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表现,据研究,大约三分之二的高血压患者都曾出现过这类症状。当这些症状发作时,用科学的方法应对,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第一步:先识别症状,做基础评估
如果出现头部胀痛、看东西发晕、注意力没法集中这些情况,建议按下面的步骤做:
- 测血压:用校准过的电子血压计测,如果收缩压一直超过140mmHg,同时还有头痛头晕,得多留意;
- 找诱因:想想最近有没有睡不够(每天少于5小时)、情绪波动大(比如生气、着急)、喝酒太多这些情况;
- 简单查神经功能:试试做几个动作——皱眉头、咧嘴笑,看看两边脸是不是对称;抬一只胳膊,看看有没有没力气;让别人说句话,你复述一遍,有没有说不清楚,通过这些简单方法评估神经功能有没有问题。
第二步:分情况处理
情绪波动导致的血压升高
如果是因为生气、紧张这些情绪问题引起的血压上升,可以这么做:
- 调整环境:先换到安静的房间,关掉手机、电视,室内温度保持在22-25℃左右,让人放松;
- 深呼吸调节:试着做深呼吸:慢慢吸气4秒,屏住气7秒,再慢慢呼气8秒,重复几次,帮着稳定血压;
- 吃点含钾的食物:适当多吃点香蕉、菠菜这些含钾的食物,帮着调节钠的代谢,让血压稳一点。
慢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症状
如果是动脉硬化导致的脑供血不足,要注意:
- 起床慢慢来:早上起床别猛地坐起来,先躺一会儿,再慢慢坐起来,坐一会儿再下床,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导致血压下降;
- 按时吃降压药:要听医生的话用长效降压药,保持血压稳定;
- 玩点益智游戏:平时可以玩拼图、猜字谜这些益智游戏,帮着改善脑部供血,增强血管的调节能力。
合并感染时的处理
如果同时感冒、发烧了,要注意:
- 退烧药要遵医嘱:如果发烧超过38.5℃,得听医生的话用退烧药,别自己随便吃,避免影响降压效果;
- 多喝水但少量多次:发烧会缺水,要多喝水,但别一次喝太多,少量多次,保持身体里的血容量稳定;
- 多吃含镁的食物:比如坚果、燕麦这些含镁的食物,帮着血管放松。
第三步:在家做好监测
在家要做好几方面的监测:
- 记血压日记:每天固定时间测血压(比如早中晚),记下来,顺便写上今天吃了什么、有没有运动这些可能影响血压的情况;
- 追踪症状变化:可以给自己的头晕打个分(1分最轻,10分最重),每天记下来,看看有没有变严重或者减轻;
- 定期查外周血管:定期去医院测测踝臂指数(就是脚踝和胳膊的血压比值),看看腿上、胳膊上的血管健康不健康。
这些情况赶紧去医院
如果出现下面任何一种情况,别犹豫,赶紧去急诊:
- 一边胳膊或腿没力气、动不了,或者说话不清楚、大舌头(可能是中风);
- 头痛得特别厉害,还吐(要小心颅内压升高);
- 突然看东西不清楚、有黑影(可能是眼睛视网膜出问题了);
- 胸口闷、痛,还浑身难受(要排除心脏问题);
- 越来越迷糊,甚至叫不醒(必须紧急送医)。
据研究,规范管理能显著降低这些症状的发生率。建议试试“3×3健康计划”:每天测3次血压,每周做3次规律运动(比如散步、打太极),定期去专科门诊随访。高血压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得长期坚持科学方法,才能慢慢实现健康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