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喉咙剧痛是很多人都遇到过的情况,往往提示喉咙局部有炎症聚集——约68%的急性扁桃体炎患者初期会表现为单侧疼痛。这种疼痛和扁桃体隐窝(扁桃体表面的小凹陷)内的感染扩散有关,还需警惕免疫系统反应可能出现的失衡。除了喉咙痛,常伴随吞咽困难、耳朵放射性疼痛,但要注意和会厌炎、咽旁脓肿等急症区分,避免混淆病情。
为啥会得急性扁桃体炎?主要是两类病原体在“搞事”
急性扁桃体炎的核心诱因是病毒或细菌感染:
- 病毒性感染:占50%-60%,常见腺病毒、流感病毒;
- 细菌性感染:主要是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占细菌感染的80%。
感染途径有两种:要么是喉咙黏膜破损,病原体直接侵袭;要么是邻近器官的炎症通过血管网扩散过来。
为啥单侧喉咙更疼?神经“不对称”是关键
2023年《耳鼻喉科学杂志》的研究发现,扁桃体的神经支配本身就有不对称性——对炎症更敏感的三叉神经侧,会先对感染刺激做出反应。这种生理特点解释了单侧疼痛更常见的原因,也给医生诊断提供了参考。
发热不是坏事,但要控制“火候”
体温超过38.3℃时,身体其实在“主动防御”:帮着杀菌的中性粒细胞吞噬效率会提高40%,抗病毒的干扰素分泌量能增加3倍。但高热也有风险,建议用物理降温(比如温水擦身),同时多喝含电解质的液体(比如淡盐水),避免脱水。
抗生素怎么用?听医生的准没错
抗生素的选择需要医生根据感染类型(病毒还是细菌)判断,不能自己乱买乱吃。另外,用复方硼砂溶液含漱能提高喉咙局部的药物浓度,推荐“仰头含漱法”——仰起头让溶液多接触疼痛侧,效果更好。
家庭护理做好5点,缓解疼痛更有效
- 调环境:别让喉咙受刺激:保持室内湿度50%-60%,避免冷空气直吹喉咙;
- 吃对饭:选凉的流质食物:比如酸奶、西瓜汁,凉性食物不会刺激喉咙,还能补充营养;
- 少说话:保护声带减负担:戴医用口罩能减少说话时的飞沫震动,减轻喉咙压力;
- 冷敷:缓解肿胀疼:用冰袋敷脖子侧面,每次不超过15分钟,能减轻疼痛和肿胀;
- 补营养:帮黏膜修复:补充维生素C和锌,有助于喉咙黏膜恢复。
出现这些信号,立刻去医院!
要是有以下情况,千万别拖延,马上就医:
- 发热超过3天没退;
- 咽东西太疼,根本吃不下饭;
- 声音变成“鸭叫样”;
- 脖子摸到硬块;
- 头疼或耳痛特别剧烈。
糖尿病患者要更警惕,感染可能诱发代谢紊乱,需及时处理。
预防复发:做好3件事,减少再发作
- 打疫苗:降低病毒感染风险:接种流感疫苗,能减少病毒性扁桃体炎的发作;
- 防雾霾:戴口罩挡有害颗粒:雾霾天出门戴口罩,过滤空气中的污染物;
- 反复发作?查免疫:如果一年发作3次以上,建议查免疫球蛋白,看看免疫系统有没有问题。
《欧洲呼吸病学杂志》建议,慢性患者可尝试低剂量糖皮质激素雾化治疗,但一定要听医生指导。
总的来说,单侧喉咙剧痛大多和急性扁桃体炎有关,只要做好家庭护理、及时观察症状,出现危险信号立刻就医,平时做好预防,就能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