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补完牙后,对后续的牙齿保护存在误解——据临床数据,约65%的患者没正确意识到,牙齿修复后还需要重视长期保护。补完牙到底要不要装牙冠?其实得结合牙齿损坏的程度、日常受力情况,还有个人的用牙习惯综合判断。
补完牙的牙齿,结构其实变“弱”了
当牙齿坏得超过1/3时,填充材料的硬度其实不够。比如常用的复合树脂,抗压强度大概只有牙釉质的60%,咬东西时容易局部受力过大。而做过根管治疗的牙齿,因为没了牙髓提供营养,抗折能力比有活力的牙齿下降约40%——就像失去“预警系统”的房子,看着没事,其实有悄悄断裂的风险。
牙冠的作用:帮牙齿“重新扛住力”
牙冠是把牙齿整个包起来,重新调整牙齿的受力方式。研究显示,装了牙冠后,牙齿受力均匀度能提升70%,最大咬合力能恢复到健康牙的85%。尤其是做过根管治疗的后牙,装牙冠能让牙齿保留率从58%升到90%以上,保护效果很明显。
要不要装牙冠?看这三个维度
判断要不要装牙冠,得综合三个方面:
1. 牙齿坏的程度:轻度(蛀牙洞不到2毫米,只坏一个牙面)、中度(坏两个牙面,洞深2-4毫米,牙尖受累)、重度(牙冠坏了一半以上,或做过根管治疗);
2. 日常咬合力:前牙咬合力大概150-200牛顿(比如咬苹果),前磨牙300牛顿(咬坚果),磨牙能到600-800牛顿(嚼硬食物)——后牙修复材料承受的剪切力是前牙的3倍,得选能扛住的方案;
3. 牙齿有没有活力:有活力的牙齿能“预警”(咬太硬会疼),没活力的牙齿(根管治疗后)没这个功能,断裂风险是活髓牙的2.5倍,而且牙本质会脱水变脆,需要外面的保护。
常见修复材料怎么选?
不同材料有不同特点,选的时候要结合需求:
- 金属烤瓷冠:抗折强度高,适合后牙,但牙龈边缘可能透灰色;
- 全瓷冠:透光性和天然牙差不多,美观,适合前牙;
- 树脂嵌体:弹性和牙本质接近,受力均匀,但不如其他材料耐磨;
- CAD/CAM全瓷冠:能在诊室直接做,少跑医院,但需要专业设备。
这些情况建议装牙冠,这些可以缓
建议装牙冠的情况:做过根管治疗的后牙、牙冠坏了一半以上、有牙齿过度磨损或夜磨牙、做固定假牙(比如搭桥)的基牙、牙齿有隐裂纹;
可以缓一缓的情况:前牙小范围缺损、有活力的牙齿咬合力正常、经济条件有限、未成年人牙根没长好。
装了牙冠,这些维护要点要记牢
就算装了牙冠,也得好好护理:
- 粘好后2小时再吃东西;
- 别用牙冠咬硬东西(比如开瓶盖、咬坚果壳);
- 用单束牙刷刷牙冠和牙齿连接的边缘;
- 每年拍一次牙片,检查里面的基牙情况;
- 要是牙冠崩瓷或者边缘漏了,赶紧找医生处理。
牙齿修复是个系统活儿,得兼顾受力、美观和经济情况。建议做牙冠前,用数字化技术模拟效果,最终方案要让口腔修复科医生根据临床检查、牙片和你的需求综合制定。定期维护、有问题及时处理,能有效延长牙冠寿命,减少再治疗的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