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鼻出血时,很多人习惯仰头或用纸巾塞鼻子,其实这可能让血液倒流进喉咙引起呛咳,反而不安全。正确的处理是保持上半身向前倾45度左右,用拇指紧紧按压两侧鼻翼10-15分钟——这个角度既能阻断出血的血管,又不会让血弄到嘴里。另外,可以用冷毛巾交替敷鼻梁和后颈,能帮着收缩血管,提升止血效果。
家庭药箱的辅助方案
家里如果有明胶海绵敷料,也能用来辅助止血——它的吸血能力是自身重量的20倍,靠物理压迫就能帮着止住血。维生素C虽然不能直接止血,但能强化毛细血管的韧性,平时多吃点柑橘类水果就行,每天补充200mg左右刚好。过敏体质的人如果老因为打喷嚏触发鼻出血,可能需要用新型非镇静类抗组胺药缓解症状,但一定要听医生的建议。
填塞技术的现代进展
以前用凡士林纱条填塞鼻子,得留置24小时,很多人会觉得鼻子胀、难受。现在有了可吸收止血纤维,里面含有氧化纤维素微粒,碰到血液3分钟内就能形成凝胶屏障挡住出血,不用再取出来,舒服多了。如果是顽固性出血,还可以用球囊导管扩张技术,通过压力传感器控制合适的压迫力度,既能保证止血效果,又能减少鼻黏膜损伤。
微创手术的精准干预
如果反复出现单侧鼻出血,还伴随嗅觉减退,得警惕是不是血管畸形或者早期肿瘤,要及时检查。现在用鼻内镜下血管电凝术,能精准定位出血点,再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技术把血管封闭,术后恢复期比传统手术短很多。如果是鼻中隔偏曲导致的结构性出血,用三维导航系统辅助矫正,精度能达到0.1毫米级,大部分人术后不会再出血。
特殊人群的针对性措施
高血压患者突发鼻出血时,要立刻坐下放松,避免情绪激动——因为血压升高会加重出血,必要时需及时就医调整血压。糖尿病患者因为凝血功能可能异常,出血时可以用医生推荐的方法辅助止血,但一定要遵医嘱。儿童鼻出血90%源于鼻腔前部的血管丛,使用儿童专用的硅胶止血套件,能减少80%的急诊就诊率。
危险信号的识别与处置
出现以下情况必须立即就医:持续出血超过30分钟未停止、单侧鼻出血伴随视力模糊、呕吐物中带血,或6个月内复发3次以上。尤其要注意,40岁以上人群如果突发持续性鼻出血,做鼻窦CT检查发现异常的概率不低,早诊断早治疗能大大改善预后。
总的来说,鼻出血虽然常见,但处理要讲究方法——先前倾按压鼻翼、冷敷,家里的辅助工具能帮忙,但特殊情况或危险信号一定不能大意,及时就医才能避免更严重的问题。平时注意保护鼻腔,比如少挖鼻孔、多吃柑橘类水果补充维生素C,也能减少鼻出血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