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艺人健康!这些建议赶紧码住!

国内资讯 / 热点新闻责任编辑:蓝季动2025-11-11 09:05:01 - 阅读时长3分钟 - 1334字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是因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失衡引发的突发性血压骤降病症。艺人高强度工作和快速减重导致严重健康问题,需采取渐进式减重方案和心理支持措施。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艺人健康自主神经系统高强度工作快速减重渐进式减重心理支持健康管理低血压晕厥音乐节血压监测药物刺激健康体重行业规范
拯救艺人健康!这些建议赶紧码住!

2025年11月9日,韩国歌手金泫雅在澳门Water Bomb音乐节表演完《Bubble Pop》后突然瘫倒失去意识,被工作人员紧急抱离舞台。此前她已显疲态仍坚持完成表演。原来,她长期受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困扰,表演前一个月内还减重4公斤,高强度工作也给身体带来巨大压力。此次事件不仅是她个人健康的危机,更反映出娱乐圈对女性身体的严苛要求。

你知道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有多危险吗?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VVS)是因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失衡,引发突发性血压骤降的病症。常见诱因有疼痛、恐惧、疲劳、脱水或长时间站立。发作时患者会头晕、视物模糊、意识丧失,严重时还会抽搐,但通常无长期后遗症。泫雅自2016年确诊后,因极端节食,像一天仅吃一片紫菜包饭,导致严重营养不良,最低血压降至70/40 mmHg,远低于90/60 mmHg的正常值。低血压加上自主神经紊乱,让她每月晕倒达12次。这次表演前一个月体重骤降4公斤,高强度舞蹈排练、户外高温和脱水风险,进一步削弱了她的心血管调节能力,最终导致晕倒。VVS患者要严格避免快速减重、长时间站立和情绪压力,但艺人常因行业需求难以做到。

快速减重+高强度工作,身体真的扛不住!

短期快速减重危害极大。一个月减重4公斤,占体重7%,远超每月减重不超5%的安全范围,会导致肌肉流失、基础代谢率下降,让疲劳感加剧,免疫力降低。为控制体重,艺人节食或过度饮水,易引发低钾、低钠血症,导致心律失常或晕厥。低体重叠加剧烈运动,在高温环境中,还会引发脱水与低血压危机。音乐节舞台上持续高强度舞蹈,对心肺功能要求极高,舞台灯光和澳门11月平均28℃的气温,又加速了水分流失。泫雅就陷入了体重波动与职业需求的恶性循环,减重使体力下降,依赖药物刺激,依赖性增强又让健康恶化。

娱乐圈审美,是艺人健康的“隐形杀手”?

娱乐圈“镜头瘦10斤”的潜规则,让艺人维持过低体重。泫雅49公斤的体重在镜头下还可能被认为“发福”,导致她持续极端控制饮食。长期焦虑让她患上抑郁症与恐慌障碍,需依赖抗抑郁药物,但这类药物会引发心悸、血压波动等副作用,加重晕厥风险。而且艺人演出前缺乏强制性健康评估,也没有针对VVS病史的应急预案。尽管泫雅公开病情,行业仍要求她隐瞒或快速“恢复”,加剧了她的心理负担。粉丝呼吁“停止减肥”和公众对“健康体重”的争议,也强化了艺人自我苛责的循环。

拯救艺人健康,这些建议快码住!

个人要做好健康管理。采用渐进式减重方案,每月减重0.5 - 1kg,结合高蛋白低碳饮食与力量训练,避免肌肉流失。VVS患者随身携带升压药物(用药请遵医嘱),演出前监测血压与心率,设置晕厥触发前兆的即时暂停机制。建立匿名心理咨询通道,将心理健康检查纳入艺人合约条款。行业要进行规范改革。演出前由第三方机构进行身体与心理状态评估,对BMI低于18.5或有慢性病史者设置工作强度上限。制定艺人健康体型的行业指导标准,禁止通过广角镜头误导公众认知。开展观众教育计划,科普“镜头放大效应”,引导粉丝关注艺人健康。公众要鼓励粉丝监督行业健康保障措施,支持艺人公开健康声明,推动“健康即美”成为社会共识。 泫雅晕厥事件为艺人健康敲响警钟,呼吁各方行动,让“健康优先”融入行业伦理。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