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疾控局召开发布会,指出全国已进入流感流行季,流感活动水平显著上升,这一消息如同一记警钟,为我们敲响了健康防护的号角。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这场流感风波的方方面面。
流感汹汹来袭,流行现状几何?
- 流行趋势与地域差异:目前全国流感总体处于中流行水平,呈现出南方高于北方的态势。南方地区气候潮湿温暖,使得流感更早进入高峰。甲型H3N2作为主导毒株,凭借其高传染性,导致多地病例激增。不过大家不用过于恐慌,疾控部门监测显示,现阶段所有检出病原体均为已知类型,并无新发传染病的风险。
- 病毒特性与传播机制:H3N2病毒容易发生抗原漂移变异,但2025-2026年度疫苗已更新匹配株。除了H3N2,鼻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也是重要病原体,它们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是易感人群。
- 疫情预测与防控挑战:专家预计12月中下旬至次年1月初为疫情峰值,而且要警惕流感与新冠等其他呼吸道疾病叠加的风险。虽然疾控部门已启动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动员,但部分公众对疫苗时效性认知不足,存在"感染后无需再接种"的误区。
预防流感有妙招,个人家庭这样做!
- 疫苗接种的核心作用:每年接种流感疫苗至关重要,尤其是6月龄以上儿童、60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及医护人员。疫苗保护具有时效性,即使错过10月前的最佳接种期,整个流行季接种仍可降低重症风险。
- 日常防护措施: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这些都是阻断传播的有效方法。咳嗽或打喷嚏时,记得用纸巾遮挡,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口鼻。
- 重点人群特殊防护: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可额外接种肺炎球菌疫苗,预防并发症。儿童要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家长应每日监测孩子的体温与症状变化。
症状识别早知道,应对指南来护航!
-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流感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热(38℃以上)、肌肉酸痛、干咳、乏力,而普通感冒以鼻塞、流涕为主。如果出现呼吸困难、胸痛或持续高热超3天,一定要立即就医。
- 居家隔离与用药原则:确诊后应居家休息,与家人保持距离,餐具单独使用并消毒。要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
- 康复期健康管理:症状缓解后仍需观察,逐步恢复体力活动。恢复期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 当前流感流行形势严峻,但只要我们科学接种疫苗、严格执行防护措施、及早识别症状,就能显著降低感染风险与疾病危害。疾控部门会持续监测病毒变异与疫情动态,公众也要关注官方信息。让我们通过"疫苗+防护+监测"策略,共同构建健康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