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冷,又到了心肌梗死的多发季节。近日,广州一名男子因突发心肌梗死而晕倒,这一惊险情景被视频监控镜头拍下。广州日报记者11月23日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获悉,幸运的是,这名男子栽倒的位置刚好是在医院抢救室门口,一秒钟都没有被耽误,最终得救,被医生称为“最幸运的心肌梗死患者”。
事发11月21日。监控视频显示,该男子刚从医院一间诊室走出,左手摸了摸脑袋后便倒下了,周围的热心人士立即上去救援,这其中有一名男子和一名带着两位小朋友的女子(后证实是该患者的亲属),而在服务台的急诊科护士立即赶到这位患者的身边,将他抬入近在咫尺的抢救室。
接诊的中山六院急诊科刘杰敏主治医师介绍,当时检查发现患者意识丧失、自主呼吸微弱、颈动脉搏动消失。在抢救室中,医护人员立即为其进行心肺复苏术,并开放静脉通道,予双向波200J除颤一次后当即恢复了窦性心律,但心率只有40次/分,继续心外按压并静脉注射肾上腺素积极抢救,终于在3分钟后患者神志转清醒,恢复自主呼吸。
心肌梗死90%以上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血栓形成而引起的,较少见于冠状动脉痉挛,少数由栓塞、炎症、畸形等造成管腔狭窄闭塞,使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达1小时以上即可发生心肌坏死。心肌梗死发生常有一些诱因,包括过劳、情绪激动、大出血、休克、脱水、外科手术或严重心律失常等。
在我国每年都有很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猝死,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更加要注意意外发生。其实,如果心肌梗死能在1小时内得到有效施救,康复后跟正常人一样;但如果在1个半小时后抢救,心肌将出现坏死,且时间越长,心肌坏死越多。但遗憾的是,有一半患者因为自身或家属的原因,而错过了急救的时机。因此,提高大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知识普及是相当有必要的。
一、拨打120
尽快与医院、急救站联系,请医生速来抢救或送医院抢治。
二、安静
发病4小时内,发生心室颤动和猝死的危险性最大。应就地平卧,任何搬动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危及生命。
三、镇痛
舌下含硝酸甘油片,或将亚硝酸异戊酯1支,用手巾挤碎捂鼻吸入。有条件时,可用硫酸吗啡2-5mg缓缓静脉注射,每隔15分钟重复1次,直到疼痛缓解;或杜冷丁50-100mg,肌肉注射。
四、吸氧
有条件时应立即吸氧。
五、心肺复苏
如果采用了上述急救后,效果不明显,应立即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最后要提醒一点,很多时候病人的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往往被忽视,如心绞痛发作时,会有持续性的心前区疼痛。有些人觉得,这可能是最近工作压力大或没睡好,忍忍就过去了。甚至家里人也会规劝说,早些上床睡觉吧,但没想到这是心梗发作。实际上不了解症状、不立即送医院、不呼叫救护车,也是常见的急救误区。
特别是中老年,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其它慢性病者,一旦出现头晕、头痛、胸闷、心慌气短、胸背部不适、脖子有压迫性窒息感等症状,应尽快到医院。尤其是心前区压迫性绞痛持续3分钟以上,并向左上肢放射,必须在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
(责任编辑:张晓萌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抢救室 突发心梗
急性心肌梗塞的防治误区有哪些?快看看你有没有踩误区!
急性心肌梗塞可以预防吗? 常吃哪些食物或药物可预防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如何进行日常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日常如何运动?
急性心肌梗塞在发生前会有征兆吗? 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后如何处理?
-
昏迷去世仅隔720秒!马拉多纳尸检结果公布:自然死亡?需警惕心梗来临前的症状!
-
心梗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得心肌因为持续性缺血缺氧而发生局部坏死,若没有及时治疗可威胁生命。详细>>
-
三星会长李健熙去世 三星物产股价暴涨超15%?心梗来临有哪些症状?
-
韩国三星会长李健熙在2014年5月份就突发过心梗,从此以后长达6年的住院治疗,近日在首尔三星医院去世,这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冬季正是心梗……详细>>
-
体检前戒剧烈运动?小伙体检前长跑成"心梗潜在病人"
-
众所周知,体检前应空腹,但少有人知,体检前还应戒除剧烈运动,否则也会影响检测指标的准确性。武汉专家昨天提醒,体检前别参加长跑、游泳、各种……详细>>
-
心梗急救系统急待改善 远程胸痛急救协同救治
-
2014年11月20日,是我国的第一个“心梗救治日”。以“120分钟,传好生命的接力棒”为主题的“2014全国心梗救治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