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资讯 > 健康新闻 > 地震 > 正文

从芦山到鲁甸 专家点评谣言应对进步

2014-08-14 15:21:52      家庭医生在线

地震灾后栏目综合,近年来,一遇到地震等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性事件,总有谣言流传,给社会带来负面效应。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后,记者曾整理出13大谣言,这次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记者观察发现,谣言的土壤在逐渐消解,辟谣已形成合力、渐成自觉。

谣言数量减少

应对谣言“软战场”,主流媒体社交平台合力

“近年来,每次自然灾害尤其是地震发生时,我们都要面对两个‘战场’,抗震救灾‘主战场’和应对谣言‘软战场’,在新媒体时代‘软战场’很值得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认为,此次鲁甸地震,谣言无论在传播广度还是影响上,都逊于芦山地震期间的13大谣言,网络传播空间基本清朗有序,其中重要原因是我们高度重视网络谣言这个“第二战场”,谣言应对水平和机制都有了很大进步提高。

“本次鲁甸地震中,有关部门对谣言的处理可用及时、权威来形容。”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认为,本次鲁甸地震中,多数谣言在传播初期即被监测到,重大谣言均在1日内被权威部门辟谣。比如,8月4日“刘冻雪”这则谣言在QQ、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被转发开来,当天便遭到大量网友的举报,政务机构微博、主流媒体微博以及微博活跃群体纷纷站出来辟谣,并以推送“利用地震救灾诈骗五种形式”等信息提醒网友提高警惕,及时遏制谣言,避免网络谣言泛滥形成多重“次生灾害”。

打谣行动见效

公众网络素养提升,理性网友参与辨谣围剿

“除了媒体和有关方面针对鲁甸地震中的谣言预防得力、辟谣及时外,公众也在微博、微信上积极转发辟谣信息,这体现了公众辨谣素质的提高和社会责任感的增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说。

“谣言一出头即受到网民和媒体的‘围剿’,这是当前一道亮丽的景观。”专家认为,谣言已成人人喊打的“过街鼠”,这和多次突发事件中公众不断提高免疫力、警惕性有关。“浑水煮面”事件就体现了大家对谣言的警惕。张志安也认为,公众的网络素养在逐步提升,不少网友对网上爆料信息不再偏听偏信,而是养成了验证核实的习惯。

“这种警惕性的提高与近年来的网络空间治理,尤其是去年以来的网络谣言治理专项行动密不可分。”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也认为,政府不断加大信息公开,加上最近几年对造谣传谣的有力打击,打谣治谣已收到明显效果。

“除了应对网络的素养有所提升,大家对自然灾害的知识更丰富,认识也更客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认为,汶川大地震之后,我们关于自然灾害的报道已非常充分,这在无形之中压缩了谣言产生和传播的空间。

防谣再进一步

完善机制、持续宣传,营造人人抵制谣言的积极氛围

此次鲁甸地震舆情的一个特点,是此前出现过的谣言和造谣手段再次出现,对此,专家们怎么看?

专家认为,谣言本身就是具有重复性的,许多谣言,比如“日本向中国输入一批核污染海鲜”“小龙虾重金属超标”等等,都一直屡禁不绝。这些实际上是公众对某些问题的重视或信息不透明造成的猜测怀疑。要想解决这种谣言重复传播问题,最直接地便是要保障信息公开,更为根本的则是解决公众关心的问题,打消公众心中的疑虑。

专家认为,在传播渠道极为多样、人人皆是传播者的微传播新媒体时代,我们要营造人人抵制谣言的积极氛围。

(责任编辑:余炳鸿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关灯玩手机,翅隐虫感染差点毁容?不小心被隐翅虫侵害了怎么办?

近日,有一位网友晒出了她的经历,在晚上关了灯玩手机的时候,突然感受到一个轻飘飘的虫子在脸上爬动,该网友马上意识到自己手机发出的光亮引来了……详细>>

女子揭露父亲家暴 面对家庭暴力女性应当怎么办?

文小姐今年28岁,她说,自打有记忆,家庭就笼罩在父亲家暴的阴影里。文小姐说,昨晚九点,她去到深圳福永区哥哥的家中时,父亲正在骂她嫂子,文……详细>>

红火蚁已传播至我国435个县市区?不小心被红火蚁咬到怎么办?

红火蚁是一种比较危险性的有害生物,跟普通的蚂蚁不一样。红火蚁毒囊中含有太多毒液,一旦人体被咬伤毒液有可能会注入皮肤,引起局部剧烈疼痛,被……详细>>

哈尔滨突降暴雨冰雹,电闪雷鸣之后白天秒变黑夜?夏季遇到暴雨和冰雹天气怎么办?

夏季是梅雨时期,下雨天频繁,现在有很多南方地区出现暴雨,短时间内暴雨易形成城市内涝、泥石流和山洪暴发等,严重威胁生命安全和财产,同时也影……详细>>

长期缺乏睡眠或造成国家经济损失 失眠者如何才能一觉睡到大天亮?

躺在床上30分钟内能睡着;每天晚上醒来5分钟以上不超过一次;半夜醒来后20分钟内能重新入睡;在床上85%的时间在睡觉,满足以上条件,说明……详细>>

  • 冯小燕

  • 傅应云

  • 肖冠华

  • 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