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肾系病类(TM1)Unspecified Kidney system disorders (TM1)
编码SB0Z
关键词
索引词Kidney system disorders (TM1)、未特指的肾系病类(TM1)
缩写未特指的肾系病类
未特指的肾系病类(TM1)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肾功能损伤证据:
- 血肌酐持续升高(>115 μmol/L)或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m²。
- 持续性蛋白尿(尿蛋白定量>150 mg/24h 或尿蛋白/肌酐比值>150 mg/g)。
- 中医核心证候:
- 同时存在水肿(头面/四肢/全身)与腰膝酸软/无力症状。
- 肾功能损伤证据:
-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尿异常(夜尿增多≥2次/夜、泡沫尿)伴疲乏无力。
- 血压升高(收缩压≥140 mmHg 或舒张压≥90 mmHg)。
- 高危因素:
- 代谢紊乱史(糖尿病/高脂血症)或长期肾毒性物质暴露。
- 老年(≥65岁)或先天禀赋不足体质。
- 典型临床表现:
-
阈值标准:
- 确诊:满足所有"必须条件"。
- 高度疑似:满足1项必须条件 + ≥2项支持条件。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初筛检查] --> B[尿常规] A --> C[肾功能] A --> D[肾脏超声] B --> E[蛋白尿/血尿判断] C --> F[eGFR/肌酐评估] D --> G[结构异常筛查] G --> H[需进一步检查] H --> I[CT/MRI] H --> J[肾活检] I --> K[血管/占位病变] J --> L[病理分型]
- 判断逻辑:
- 尿常规:
- 蛋白尿+血尿→提示肾小球损伤;白细胞尿→需排除感染。
- 超声:
- 肾脏缩小(长径<9 cm)→慢性化标志;结构异常→引导CT/MRI。
- CT/MRI:
- 血管狭窄/血栓→解释突发肾功能恶化;占位病变→排除肿瘤。
- 肾活检:
- 免疫复合物沉积→指向免疫异常;间质纤维化→提示代谢性损伤。
- 尿常规: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异常值 | 临床意义 | 处理建议 |
---|---|---|---|
血肌酐 | >115 μmol/L | 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需评估慢性肾病分期 | 计算eGFR,排查急性肾损伤诱因 |
24小时尿蛋白 | >150 mg | 肾小球/肾小管损伤标志,>3.5g提示肾病综合征 | 加做尿蛋白电泳鉴别来源 |
血尿素氮 | >7.1 mmol/L | 与肌酐同步升高→肾性因素;单独升高→可能为脱水/高蛋白饮食 | 结合尿量及血压评估 |
血红蛋白 | <130 g/L(男)<120 g/L(女) | 肾性贫血,提示EPO分泌不足 | 补充铁剂+EPO,排查出血 |
血钾 | >5.5 mmol/L | 肾排钾障碍,高危心律失常 | 紧急降钾治疗+透析评估 |
超声肾脏长径 | <9 cm | 慢性肾脏病结构性改变,预后不良指标 | 调整治疗方案延缓进展 |
抗核抗体(ANA) | 阳性(≥1:80) | 提示潜在自身免疫性肾病(如狼疮肾炎) | 加补体C3/C4及抗dsDNA检测 |
四、总结
- 诊断核心:需同时满足现代医学肾功能损伤证据及中医核心证候。
- 检查策略:初筛首选尿常规+肾功能+超声;病因不明时升级至CT/MRI或肾活检。
- 关键预警:
- 血钾>6.0 mmol/L或eGFR<15 mL/min需紧急肾科会诊。
- 肾脏进行性缩小(年缩小>1 cm)提示终末期肾病高风险。
参考文献:
- KDIGO《慢性肾脏病评估与管理临床实践指南》(2024更新)
- 《中医内科学·肾系病证诊疗规范》(中华中医药学会,2023)
- 《肾脏病学》(王海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