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排尿困难Unspecified Other difficulties with micturition

更新时间:2025-06-19 02:30:08
编码MF50.6Z

关键词

索引词Other difficulties with micturition、未特指的排尿困难、其他排尿困难、排尿困难NOS、小便困难NOS
缩写排尿困难、Dysuria
别名尿频但量少、尿流细弱、尿等待、尿不尽、Difficulty-in-Urination

(MF50.6Z)未特指的排尿困难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尿动力学检查确诊
      • 膀胱出口梗阻指数(BOOI)>40 且排除明确器质性病变
      • 逼尿肌收缩力减弱(PdetQmax<40 cmH₂O)伴残余尿量>50ml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持续≥6个月的核心症状
      • 排尿起始延迟(>10秒)
      • 尿流变细/分叉或尿流中断
      • 排尿后膀胱饱胀感(自觉排空不全)
    • 客观体征支持
      • 超声检测残余尿量>50ml
      • 最大尿流率<15ml/s(尿流率测定)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影像学特征
      • 膀胱壁增厚>3mm或小梁形成(超声)
      • 前列腺体积>30ml(男性,超声)
    • 实验室阈值
      • 无感染证据(尿常规白细胞阴性,尿培养阴性)
      • PSA<4ng/ml(排除前列腺癌)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一级筛查
├── 病史采集(排尿日记、用药史)
├── 体格检查(直肠指诊、耻骨上叩诊)
├── 尿液分析(尿常规+尿培养)
└── 超声检查
├── 膀胱残余尿量
├── 膀胱壁厚度
└── 前列腺体积(男性)

二级评估
├── 尿流率测定(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
└── 尿动力学检查
├── 充盈期膀胱测压
├── 压力-流率研究(计算BOOI)
└── 肌电图(评估括约肌协调性)

三级鉴别
├── 膀胱尿道镜(排除尿道狭窄/肿瘤)
└── MRI/CT盆腔扫描(排除占位性病变)

  1. 判断逻辑
    • 尿流率测定
      • 最大尿流率<10ml/s → 强烈提示梗阻
      • 曲线呈间断平台状 → 提示逼尿肌-括约肌失调
    • 压力-流率研究
      • BOOI= PdetQmax - 2×Qmax
      • BOOI>40 → 机械性梗阻
      • BOOI<20 → 逼尿肌收缩无力
    • 膀胱超声
      • 残余尿量>100ml → 需紧急干预
      • 膀胱壁小梁形成 → 提示长期代偿性收缩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尿常规

    • 白细胞阳性:需排除尿路感染(建议尿培养)
    • 红细胞阳性:提示需膀胱镜排除肿瘤/结石
  2. 血清PSA(男性):

    • >4ng/ml → 需前列腺MRI及靶向穿刺
    • 动态监测升高>0.75ng/ml/年 → 恶性病变高风险
  3. 尿动力学参数

    • 残余尿量>50ml
      • >100ml:需导尿或药物干预
      • >300ml:提示尿潴留风险
    • 逼尿肌收缩力减弱(PdetQmax<40cmH₂O)
      • <20cmH₂O:需清洁间歇导尿
      • 伴膀胱感觉减退 → 神经源性膀胱可能
  4. 尿流率参数

    • 最大尿流率<10ml/s → 手术干预指征(如前列腺切除)
    • 排尿时间>30秒 → 提示严重出口阻力增加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确诊路径
    • 核心症状+残余尿量异常 → 尿动力学检查确诊
  2. 鉴别重点
    • 男性:排除前列腺增生/癌(PSA+影像)
    • 女性:排除尿道狭窄/盆底脱垂(膀胱镜+盆底肌电)
  3. 治疗阈值
    • 残余尿量>100ml 或 BOOI>40 → 需侵入性干预
    • 最大尿流率>15ml/s → 首选行为治疗+药物

参考文献

  • EAU指南:非神经源性男性下尿路症状诊疗(2023)
  • ICS标准:尿动力学技术规范(2022)
  • ICD-11临床实践指南:MF50.6Z诊断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