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呓Sleeptalking

更新时间:2025-06-18 11:19:11
编码MB60

关键词

索引词Sleeptalking、梦呓、梦语症
别名梦话

(MB60)梦呓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1. 夜间言语行为
    • 睡眠中无意识发出语音,包括讲话、唱歌、哭笑或非语言性发声(如咕哝、尖叫)(常见,约60%-80%)。
    • 言语内容多为简短片段,偶见连贯对话(较少见,约15%-25%)。
  2. 无回忆性
    • 清醒后对梦呓内容无记忆(高,90%以上)。

非典型症状

  1. 情绪化表达
    • 伴随愤怒、恐惧或悲伤情绪(如尖叫、哭泣),多见于频繁发作或合并其他睡眠障碍者(10%-20%)。
  2. 伴随心理困扰
    • 长期频繁梦呓可能导致日间疲劳、注意力下降或焦虑(低,5%-10%)。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1. 睡眠阶段特异性
    • 多发生于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的深睡眠阶段(阶段3-4),偶见于快速眼动睡眠(REM)期(高,70%-90%)。
  2. 多导睡眠图(PSG)特征
    • 发作时脑电图显示高波幅慢波转为α波,伴肌电活动干扰(特异性高,但仅50%-70%病例可记录到)。

非典型体征

  1. 伴随睡眠障碍
    • 合并夜惊症、梦游或REM睡眠行为障碍(如肢体动作)(15%-30%)。
  2. 家族聚集倾向
    • 家族史阳性者梦呓发生率显著升高(遗传相关,约30%-40%)。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1. 实验室检查
    • 无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常规血液检查通常正常。
  2. 影像学表现
    • 无明确结构性异常,功能性MRI研究提示语言相关脑区(如布洛卡区)在NREM期异常激活(研究数据有限)。

  • 儿童及青少年发病率较高(约20%),成年后多自愈,仅1%-5%持续至成年。
  • 频繁梦呓(≥每周1次)需警惕潜在精神或神经系统疾病(如焦虑症、癫痫)。
  • 参考文献:ICD-11分类标准、法国索邦大学队列研究(2018)、UpToDate临床指南(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