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瘙痒症Unspecified Pruritus
编码EC90.Z
关键词
索引词Pruritus、未特指的瘙痒症、瘙痒症
缩写未特指瘙痒症、瘙痒症-NOS
别名瘙痒、皮肤瘙痒、无名瘙痒、不明确的皮肤瘙痒、瘙痒病
未特指的瘙痒症 (EC90.Z) 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排除性诊断:
- 通过全面检查(皮肤科、内科、实验室)排除所有已知瘙痒病因,包括原发性皮肤病(如湿疹、银屑病)、系统性疾病(如尿毒症、胆汁淤积、甲状腺疾病)、神经病变及药物反应。
- 慢性瘙痒持续≥6周:
- 瘙痒症状持续存在,无明确缓解期,且与客观皮肤损害程度不匹配。
- 排除性诊断:
-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典型症状组合:
- 夜间瘙痒加重(>70%病例)
- 情绪紧张诱发或加重瘙痒(40%-60%)
- 伴随抓痕、苔藓样变或色素沉着等继发皮损(50%-70%)
- 特殊人群特征:
- 老年患者:皮肤干燥伴屏障功能障碍(皮脂分泌减少)
- 无明确解剖关联的局部瘙痒(如背部、四肢近端)
- 典型症状组合:
-
阈值标准:
- 确诊:同时满足所有"必须条件"
- 高度疑似:满足1项必须条件 + ≥2项支持条件,且实验室/影像学无异常发现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病史与体格检查) A --> C(实验室筛查) C --> D[基础代谢] C --> E[炎症标志物] C --> F[免疫/内分泌] A --> G(专科检查) G --> H[皮肤活检] G --> I[神经电生理] G --> J[心理评估] -
判断逻辑:
- 基础代谢检查(肝肾功能、血糖):
- 异常结果指向系统性疾病(如肌酐↑→尿毒症;ALT↑→肝胆疾病),排除后支持未特指诊断。
- 皮肤活检:
- 仅用于排除炎症性皮肤病(如皮肤T细胞淋巴瘤),若仅见非特异性改变(如轻度角化过度)则支持诊断。
- 心理评估(HADS量表):
- 焦虑/抑郁评分升高提示心因性成分,但需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后采信。
- 基础代谢检查(肝肾功能、血糖):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基础代谢指标:
- 肌酐↑(>97 μmol/L):需排除尿毒症性瘙痒
- ALT/AST↑(>40 U/L):提示肝胆疾病可能
- TSH异常(<0.4或>4.0 mIU/L):需排查甲状腺相关瘙痒
-
炎症与免疫标志物:
- CRP↑(>5 mg/L):提示潜在炎症或感染,需进一步排查
- IgE↑(>100 IU/mL):可能提示隐匿性过敏,但非特异性
-
血液学指标:
- 嗜酸性粒细胞↑(>0.5×10⁹/L):需排查寄生虫或过敏性疾病
- 血红蛋白↓(<120 g/L):提示贫血相关瘙痒可能
-
特殊检测:
- 血清总IgE阴性:降低特应性皮炎可能性
- 自身抗体阴性(如ANA):排除结缔组织病
四、总结
- 诊断核心:严格排除所有已知病因(尤其系统性疾病)是确诊前提。
- 辅助检查重点:
- 实验室筛查用于排除继发性瘙痒
- 皮肤活检仅用于可疑原发性皮肤病
- 心理评估适用于治疗抵抗性病例
- 实验室解读:所有异常结果均指向其他疾病,完全正常的结果反而支持未特指诊断。
参考文献:
- IFSI《慢性瘙痒诊断指南》(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20)
- EDF《瘙痒症多学科管理共识》(Br J Dermatol 2021)
- ICD-11官方诊断标准(WHO 202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