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类型或病因的瘙痒症Other specified Pruritus
编码EC90.Y
关键词
索引词Pruritus、其他特指类型或病因的瘙痒症、多病因性瘙痒、水源性瘙痒症、头皮瘙痒症、头皮搔痒
缩写OTTEI
别名特因性瘙痒、病因特指型瘙痒症、特殊因素导致的瘙痒、特定病因瘙痒症、特指型瘙痒症、Special-Cause-Pruritus
其他特指类型或病因的瘙痒症(ICD11: EC90.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持续性瘙痒症状:
- 全身性或局限性瘙痒持续≥6周,且无明显原发性皮肤病变(如湿疹、荨麻疹)。
- 排除性诊断:
- 通过系统评估排除已知病因(如肝胆疾病、慢性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恶性肿瘤、寄生虫感染、精神性瘙痒)。
- 持续性瘙痒症状:
-
支持条件(临床特征与病因关联):
- 特定诱因关联:
- 水源性瘙痒:接触水后发作,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证据(血常规HCT<48%)。
- 老年性瘙痒:年龄≥65岁伴皮肤萎缩(皮脂分泌量≤0.5 mg/cm²)。
- 神经敏化证据:
- 皮肤活检显示表皮神经纤维密度增加(≥8.4纤维/mm²)。
- 复合病因阈值:
- 同时存在≥2种亚临床异常(如临界性肝酶升高ALT 40-60 U/L + 皮肤屏障功能异常TEWL≥25 g/m²/h)。
- 特定诱因关联:
-
阈值标准:
- 符合所有必须条件,并满足≥1项支持条件即可确诊。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
│ 初步筛查 │
└─────┬─────┘
├─▶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
├─▶ 皮肤评估(皮损观察、TEWL检测、皮肤活检)
└─▶ 病因指向检查
├─▶ 水源性瘙痒:红细胞压积测定、水温刺激试验
├─▶ 头皮瘙痒:头皮微生态检测(真菌/细菌培养)
└─▶ 妊娠瘙痒:血清总胆汁酸检测(TBA<10 μmol/L) -
判断逻辑:
- TEWL检测(经表皮水分丢失):
- 值≥25 g/m²/h提示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支持老年性瘙痒或特应性瘙痒诊断。
- 水温刺激试验:
- 37℃水接触后瘙痒VAS评分升高≥3分,提示水源性瘙痒机制。
- 头皮微生态检测:
- 马拉色菌密度≤10³ CFU/cm²且细菌多样性指数≥2.8,指向非感染性头皮瘙痒。
- TEWL检测(经表皮水分丢失):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血液检测:
- 临界性肝酶升高(ALT 40-60 U/L):
- 需排除亚临床胆汁淤积,若GGT正常且TBA<12 μmol/L,支持代谢相关性瘙痒。
- 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增多(0.5-1.5×10⁹/L):
- 提示潜在过敏倾向,需结合IgE水平评估(>100 IU/ml具临床意义)。
- 临界性肝酶升高(ALT 40-60 U/L):
-
神经敏化标志物:
- 血清IL-31升高(≥50 pg/ml):
- 提示瘙痒信号通路激活,与神经源性瘙痒相关。
- NGF水平升高(≥40 pg/ml):
- 反映表皮神经纤维增生,常见于慢性瘙痒患者。
- 血清IL-31升高(≥50 pg/ml):
-
皮肤病理学:
- 表皮内神经纤维密度增加(≥10%面积占比):
- 支持外周神经敏化机制,需与神经性皮炎鉴别。
- 表皮内神经纤维密度增加(≥10%面积占比):
四、总结
- 诊断核心:严格排除已知病因,结合特征性临床表现与实验室证据。
- 关键检查:TEWL检测、IL-31水平、水温刺激试验等可增强诊断特异性。
- 异常解读:临界值改变(如ALT、TEWL)需动态监测,避免过度解读单一指标。
参考文献:
- ICD-11官方诊断指南(2023修订版)
-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22年《慢性瘙痒诊疗共识》
- Br J Dermatol. 2021年《瘙痒神经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