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尘肺病Unspecified Pneumoconiosis
编码CA60.Z
关键词
索引词Pneumoconiosis、未特指的尘肺病、尘肺病、肺尘埃沉着病、尘肺、肺纤维化伴尘网形成 [possible translation]
缩写Pneumoconiosis-Not-Otherwise-Specified、NOS-尘肺病
别名不明确尘肺、未定型尘肺病、未分类型尘肺病
(CA60.Z)未特指的尘肺病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核心症状
-
进行性呼吸困难:
- 活动后加重(常见),早期表现为轻度气促,晚期静息时亦明显(70%-90%)。
- 与肺间质纤维化程度相关,纤维化进展越严重,呼吸困难越显著。
-
慢性咳嗽与咳痰:
- 早期以干咳为主(50%-70%),后期合并感染时转为持续性咳痰(灰白色黏液痰,感染时呈黄脓痰)。
- 煤工尘肺患者可见黑色痰液(含煤尘颗粒)。
-
胸痛:
- 多为隐痛或钝痛,部位不固定(30%-50%),与胸膜纤维化或局部炎症刺激相关。
非典型症状
- 全身症状:
- 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20%-40%,与慢性缺氧及代谢消耗增加相关)。
- 咯血:
- 少见(5%-10%),多因合并感染或严重纤维化病灶损伤血管。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肺部听诊异常:
- 呼吸音减弱或消失(60%-80%),湿啰音(合并感染时,40%-60%)。
- 杵状指:
- 晚期患者可见(20%-30%),提示慢性缺氧及肺纤维化进展。
- 桶状胸:
- 肺气肿体征(30%-50%,多见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者)。
晚期并发症相关体征
- 右心衰竭表现:
- 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10%-20%,提示肺源性心脏病)。
- 紫绀:
- 口唇及甲床发绀(15%-25%,严重低氧血症标志)。
影像学特征
-
X线/CT表现:
- 弥漫性网状或结节状阴影(90%-95%):双肺对称分布,以中下肺野为主。
- 肺门淋巴结肿大(30%-50%):钙化呈“蛋壳样”改变(特异性高,但仅见于部分矽肺患者)。
- 肺气肿或肺大泡(40%-60%):晚期纤维化合并代偿性肺气肿。
-
肺功能检查:
- 限制性通气障碍(FEV1/FVC正常或升高,TLC下降,70%-85%)。
- 弥散功能降低(DLCO下降,80%-90%)。
实验室特征
- 非特异性炎症标志物:
- CRP、ESR轻度升高(合并感染时显著升高,20%-30%)。
- 血气分析:
- 低氧血症(PaO2 <80mmHg,60%-80%),晚期伴高碳酸血症(PaCO2 >45mmHg,20%-40%)。
流行病学与病程特点
- 潜伏期:10-20年,脱离粉尘接触后仍可进展。
- 晋期风险:未规范防护者,I期进展至II期的平均时间为5-10年(30%-50%)。
- 主要死因:呼吸衰竭(40%-60%)、肺心病(20%-30%)及肺部感染(15%-25%)。
数据来源:
- 《尘肺病诊断标准》(GBZ 70-2015)
- 国际劳工组织(ILO)尘肺病分类指南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研究报告(2019)
注:未特指的尘肺病临床表现与具体粉尘类型相关,需结合职业暴露史综合评估。免疫抑制或合并结核者症状进展更快,影像学表现更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