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血液引起的肺炎Pneumonitis due to aspiration of blood
编码CA71.2
关键词
索引词Pneumonitis due to aspiration of blood、吸入血液引起的肺炎
缩写吸入性血肺炎、血吸性肺炎
别名血液误吸肺炎、血吸入性肺炎、血误吸肺炎
吸入血液引起的肺炎(CA71.2)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明确血液吸入史:
- 有创伤、手术、咯血或其他医疗操作导致血液误吸入呼吸道的明确证据(如术中误吸记录、大量咯血后急性发病)。
- 影像学证实:
- 胸部X线或CT显示单侧或双侧斑片状阴影、实变影或弥漫性浸润影,且病变分布与误吸解剖位置一致(如右肺下叶)。
- 明确血液吸入史:
-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急性呼吸困难(发病时间≤72小时)伴咳嗽(痰中带血或咯血)。
- 听诊发现局部呼吸音减弱、湿啰音或爆裂音。
- 炎症标志物升高:
- C反应蛋白(CRP)≥50 mg/L 或 降钙素原(PCT)≥0.5 ng/mL(提示细菌感染可能)。
- 典型临床表现:
-
阈值标准:
- 确诊:需同时满足“必须条件”中全部两项。
- 高度疑似:满足1项必须条件 + 至少2项支持条件。
二、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
- 胸部X线:
- 判断逻辑:
- 早期(24小时内):可能表现为局部肺纹理增粗。
- 进展期(24-72小时):斑片状或实变影,以右肺下叶为主(重力依赖区)。
- 鉴别诊断:需排除心源性肺水肿(心影增大、Kerley B线)或细菌性肺炎(大叶性实变)。
- 胸部高分辨率CT(HRCT):
- 判断逻辑:
- 磨玻璃影(提示肺泡出血) + 小叶中心结节(血液颗粒沉积)。
- 若出现“树芽征”需警惕合并感染。
- 胸部X线:
-
病原学评估: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查:
- 判断逻辑:
- 灌洗液呈血性(红细胞计数>10^6/mL)且无脓性分泌物 → 支持单纯血液吸入。
- 若中性粒细胞比例>80% + 细菌培养阳性 → 提示继发细菌性肺炎。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查:
-
呼吸功能评估:
- 动脉血气分析:
- 判断逻辑:
- PaO₂/FiO₂≤300 mmHg → 提示急性肺损伤(ALI)。
- 伴PaCO₂升高 → 需评估气道阻塞风险。
- 动脉血气分析: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炎症标志物:
- C反应蛋白(CRP):
-
50 mg/L → 提示显著炎症反应,需排查继发感染。
-
- 降钙素原(PCT):
- ≥0.5 ng/mL → 需启动抗生素治疗(提示细菌感染可能)。
- C反应蛋白(CRP):
-
血常规:
- 白细胞计数:
-
12×10⁹/L伴中性粒细胞↑ → 支持细菌性并发症。
- 正常或轻度升高 → 可能为单纯化学性肺炎。
-
- 白细胞计数:
-
凝血功能:
- D-二聚体升高:
-
500 μg/L → 需排除肺栓塞(血液高凝状态易合并血栓)。
-
- D-二聚体升高:
-
病原学检测:
- BALF培养阳性:
- 若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 → 需调整抗生素方案。
- BALF培养阳性:
四、总结
- 诊断核心:需严格结合误吸事件与影像学特征,排除其他类型肺炎。
- 关键鉴别:早期与细菌性肺炎、肺栓塞鉴别,HRCT特征(磨玻璃影+无脓痰)具特异性。
- 治疗导向:CRP/PCT指导抗生素使用,血气分析评估呼吸支持需求。
参考文献:
-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
- 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吸入性肺炎诊断共识》
- Chest《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柏林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