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引起的咽炎Pharyngitis due to Adenovirus

更新时间:2025-05-27 23:47:34
编码CA02.10

关键词

索引词Pharyngitis due to Adenovirus、腺病毒引起的咽炎
缩写腺病毒咽炎
别名腺病毒引起的咽喉炎、腺病毒导致的咽炎、腺病毒感染性咽炎、腺病毒引发的咽部炎症

腺病毒引起的咽炎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病原学检测阳性
      • 通过咽拭子或其他样本进行腺病毒核酸检测(如PCR),检出腺病毒核酸。
      • 咽部或扁桃体标本中分离培养出腺病毒。
      • 血清学检测显示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恢复期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
  2.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咽痛:吞咽时疼痛明显。
      • 发热:轻度至中度发热,少数病例可能出现高热。
      • 咽部红斑:咽部黏膜充血、红肿。
      • 扁桃体肿大:扁桃体肿大,可能伴有渗出物。
      • 颈部淋巴结肿大:受累区域附近的淋巴结可触及增大的情况。
      • 全身伴随症状:乏力、头痛、肌痛和腹痛等。
      • 眼部不适:结膜炎症状如眼红、分泌物增多(尤其在儿童患者中常见)。
    • 流行病学史

      • 发病前有接触已知腺病毒感染者的历史。
      • 在学校、托儿所等密集环境中暴发流行的情况。
      • 有游泳池水暴露史(某些特定类型腺病毒)。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病原学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典型临床表现(咽痛+咽部红斑/扁桃体肿大)。
      • 流行病学史(接触史或暴发流行环境)。

二、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

    • X线或CT检查
      • 异常意义:通常无特异性表现,但在合并肺炎等并发症时可见肺部异常。有助于排除其他并发症。
  2. 内镜检查

    • 咽部炎症表现
      • 判断逻辑:内镜下可见咽部红肿、扁桃体肿大及渗出物,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3. 临床鉴别检查

    • 眼科检查
      • 异常意义:出现结膜炎症状时,眼科检查可发现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有助于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结膜炎鉴别。
  4. 流行病学调查

    • 接触史追溯
      • 判断逻辑:明确可疑接触史,增强诊断指向性。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病原学检查

    • 咽拭子PCR阳性:直接确诊腺病毒性咽炎。
    • 病毒培养阳性:从咽部或扁桃体标本中分离培养出腺病毒,进一步确认诊断。
    • 血清学检查
      • IgM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感染,尤其适用于无法培养确诊的病例。
      • 恢复期抗体滴度升高:恢复期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支持近期感染。
  2. 炎症标志物

    • C反应蛋白(CRP)轻度升高:提示轻度至中度炎症反应。
    • 血沉(ESR)轻度升高:非特异性炎症活动标志,需结合其他指标。
  3. 血常规

    •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提示病毒感染可能。
    • 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常见于病毒感染,有助于鉴别细菌感染。
  4. 便常规

    • 一般无异常:腺病毒性咽炎主要影响上呼吸道,粪便检查通常无异常发现。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于病原学证据(PCR或病毒培养),结合典型症状及流行病学史。
  • 辅助检查以影像学(排除并发症)和内镜检查(评估病情)为主,避免依赖单一实验室指标。
  • 实验室异常意义需综合解读,重点关联病原体特异性结果(如PCR阳性、IgM抗体滴度升高)。

权威依据:《Fields Virolog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以及其他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