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Other specified 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tis

更新时间:2025-06-18 19:11:16
编码CB03.Y

关键词

索引词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tis、其他特指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缩写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
别名其他-特指-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其他-特指-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其他特指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NSIP)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

  • 外科肺活检病理学特征
    • 细胞型NSIP:弥漫性间质淋巴细胞浸润伴轻度纤维化,无成纤维细胞灶或蜂窝肺。
    • 纤维化型NSIP:均匀分布的间质胶原沉积伴轻度炎症,纤维化区域无时间异质性(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鉴别核心)。

必须条件

  1. 临床特征
    • 隐匿性进行性呼吸困难(≥3个月)。
    • 持续性干咳,无痰或少量黏液痰。
  2. 影像学特征(HRCT)
    • 双侧对称性磨玻璃影(基底部分布为主)。
    • 牵拉性支气管扩张,但无蜂窝肺或仅局灶性蜂窝样改变。
  3. 排除其他病因
    • 无结缔组织病(需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等阴性)。
    • 排除药物性、职业性或过敏性肺炎。

支持条件

  1. 肺功能异常
    •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肺总量TLC <80%预计值)。
    • 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 <60%预计值。
  2. 实验室检查
    • 血清KL-6或SP-D升高(提示肺泡上皮损伤)。
    • 血沉(ESR)或CRP轻度升高(非特异性)。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 影像学检查
│ ├─ 高分辨率CT(HRCT)
│ └─ 胸部X线(筛查)
├─ 肺功能评估
│ ├─ 肺活量测定
│ └─ 弥散功能检测
├─ 实验室检查
│ ├─ 血清KL-6/SP-D
│ ├─ 自身抗体谱(ANA、RF、抗CCP等)
│ └─ 炎症标志物(CRP、ESR)
└─ 病理学检查
└─ 外科肺活检(VATS或开胸)

判断逻辑

  • HRCT
    • 若显示双侧对称性磨玻璃影+牵拉性支气管扩张,优先考虑NSIP;若见蜂窝肺且分布不对称,需警惕IPF。
  • 肺功能
    • 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降低支持间质性肺病,但无法区分亚型。
  • 血清KL-6
    • 500 U/mL提示IIP可能性高,需结合影像和病理。

  • 病理活检
    • 病理诊断为最终依据,需排除UIP(寻常型间质性肺炎)模式。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1. 血清KL-6
    • 异常值:>500 U/mL(正常<400 U/mL)。
    • 意义:反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损伤,与疾病活动度相关,持续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2. SP-D
    • 异常值:>110 ng/mL(正常<100 ng/mL)。
    • 意义:与肺纤维化程度正相关,监测治疗反应。
  3. 血气分析
    • PaO2 <80 mmHg:静息时低氧血症需启动氧疗;活动后PaO2下降>4 mmHg提示功能受限。
  4. 肺功能
    • FVC%预计值下降>10%/年:提示疾病快速进展,需调整治疗方案。

四、总结

  • 确诊NSIP需综合病理、影像与临床,重点排除继发性因素(如结缔组织病)。
  • HRCT是分型核心:均匀病变+缺乏蜂窝肺支持NSIP,需与IPF严格鉴别。
  • 实验室指标辅助评估:KL-6/SP-D用于监测,肺功能指导预后判断。

参考文献

  • 《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学会特发性间质性肺炎诊治指南》(2022)
  •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间质性肺病诊断专家共识》
  •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23;207(5):e18-e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