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产后出血Unspecified Postpartum haemorrhage
编码JA43.Z
关键词
索引词Postpartum haemorrhage、未特指的产后出血、产后出血、胎儿或婴儿分娩后出血 [possible translation]、hemorrhage after childbirth [No translation available]、胎儿或婴儿分娩后出血
缩写产褥期出血、PPH
别名产后失血、产褥期失血、产后流血不止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具有病因
JB06 其他原因引起的梗阻性分娩
JB06.3其他胎儿异常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6.Y其他特指的原因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6.Z未特指的原因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6.1双胎交锁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6.0肩难产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6.2胎儿过大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4 胎儿的胎位不正或先露异常引起的梗阻性分娩
JB04.0胎头旋转不全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4.5复合先露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4.1臀先露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4.Y其他胎儿的胎位不正或先露异常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4.Z未特指的胎儿的胎位不正或先露异常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4.3额先露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4.4肩先露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4.2面先露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5 母体骨盆异常引起的梗阻性分娩
JB05.3骨盆出口或中腔狭窄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5.1均小骨盆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5.5母体盆腔器官异常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5.4未特指的胎盆不称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5.Y其他母体骨盆异常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5.Z未特指的母体骨盆异常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5.0变形骨盆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5.2骨盆入口狭窄引起的梗阻性分娩未特指的产后出血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未特指的产后出血(Unspecified postpartum hemorrhage)是指在胎儿或婴儿分娩后的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毫升,或者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1000毫升。该类目下所描述的情况是未能明确归因于其他已知原因(如第三产程出血、产后凝血缺陷等)的产后出血。
病因学特征
-
子宫收缩乏力:
- 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子宫收缩不足,这通常与子宫肌层疲劳、过度拉伸或多次妊娠造成的肌纤维收缩力减弱有关。某些药物如镇静剂和麻醉药的使用、心理因素(例如紧张和恐惧)、以及合并妊娠高血压等疾病均可影响子宫的正常收缩力。
-
胎盘因素:
- 胎盘滞留或部分残留于子宫腔内未能完全排出可以引起持续性出血。此外,前置胎盘导致的胎盘附着异常以及胎盘植入性疾病(如胎盘粘连、胎盘植入等)也会增加产后出血风险。
-
软产道损伤:
- 分娩过程中出现的会阴裂伤、宫颈撕裂或手术操作造成的血管损伤均可能导致产后大量出血,尤其是使用器械助产时风险更高。
-
凝血功能障碍:
- 任何导致母体凝血机制受损的情况都可能引发严重的产后出血,包括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继发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这种情况虽较罕见但后果严重。
病理机制
-
子宫肌收缩功能异常:
- 子宫肌纤维在分娩后需通过持续收缩闭合血管断端。当收缩力不足时,开放的螺旋动脉无法有效受压止血,导致持续性出血。子宫过度膨胀、肌纤维拉伸等因素均可削弱收缩效能。
-
血管损伤与止血障碍:
- 分娩过程中子宫下段或宫颈的深层裂伤可造成大血管破裂。同时,凝血功能异常会导致损伤部位的生理性止血过程受阻,形成恶性循环。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进行性阴道流血是最主要表现,可能伴随晕厥、心悸、皮肤湿冷等休克早期症状。严重者出现意识模糊、少尿等器官灌注不足表现。
- 体格检查可见子宫轮廓触诊不清、质地松软,血压进行性下降伴代偿性心动过速(>120次/分)。
参考文献:以上信息综合自多家专业医疗网站提供的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中华妇产科杂志》等相关出版物中关于产后出血的研究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