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母体骨盆异常引起的梗阻性分娩Unspecified Obstructed labour due to maternal pelvic abnormality

更新时间:2025-06-19 01:19:09
编码JB05.Z

关键词

索引词Obstructed labour due to maternal pelvic abnormality、未特指的母体骨盆异常引起的梗阻性分娩、母体骨盆异常引起的梗阻性分娩、受母体骨盆异常影响的产程和分娩 [possible translation]、受母体骨盆异常影响的产程和分娩
缩写WTSDMTGMGYQZFS
别名梗阻性分娩-因母体骨盆问题、难产-由于骨盆结构异常、分娩困难-母体骨盆因素引起、产程受阻-由母体骨盆异常所致

未特指的母体骨盆异常引起的梗阻性分娩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产程停滞证据
      • 活跃期宫颈扩张停滞(≥2小时无进展)或胎头下降停滞(≥1小时无进展)
      • 经阴道检查确认胎头位置固定且骨质部分最低点持续处于同一平面
    • 影像学证据
      • 骨盆影像学检查(MRI或超声)显示骨产道结构异常
      • 胎头-骨盆比例失调(如骨盆入口前后径<10cm,中骨盆横径<9.5cm)
  2.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病理缩复环(Bandl环)出现(脐水平可见环状凹陷)
      • 跨耻征阳性(胎头高于耻骨联合平面)
      • 宫颈水肿(厚度>1cm)伴产瘤形成
    • 胎心监护异常
      • 反复晚期减速(发生率≥3次/10分钟)或持续性心动过缓(<110bpm)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两项即可确诊
    • 若仅符合影像学异常,需同时满足:
      • 产程停滞证据 + 至少两项支持条件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影像学评估] A --> C[产程动态监测] A --> D[胎儿监护] A --> E[骨盆测量]

B --> B1[三维骨盆MRI] B --> B2[产程超声] B --> B3[X线骨盆测量]

C --> C1[产程图记录] C --> C2[宫颈扩张监测] C --> C3[胎头下降曲线]

D --> D1[持续胎心监护] D --> D2[胎儿脉冲血氧测定]

E --> E1[骨盆外测量] E --> E2[骨盆内测量]

判断逻辑

  1. 三维骨盆MRI

    • 金标准:直接量化骨盆各平面径线,入口前后径<11.5cm、中骨盆横径<10cm为异常
    • 解读:显示骶骨岬突出或耻骨弓角度<90°提示出口梗阻风险
  2. 产程超声

    • 胎头-耻骨距离(HPD):>40mm提示胎头未衔接
    • 进展角(AoP):<120°提示下降受阻
  3. 产程图记录

    • 警戒线:宫颈扩张速度<1cm/h(活跃期)需预警
    • 行动线:跨越警戒线2小时需干预
  4. 胎心监护

    • 晚期减速:提示胎盘灌注不足,需30分钟内决策
    • 变异缺失:持续>60分钟提示胎儿酸中毒风险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血常规

    • 白细胞>15×10⁹/L:提示宫内感染或组织坏死风险(需立即抗生素治疗)
    • 血红蛋白<90g/L:预警产后出血风险(备血≥2U)
  2. 凝血功能

    • D-二聚体>5mg/L:提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启动(需补充凝血因子)
    • 纤维蛋白原<2g/L:预警严重产后出血(准备冷沉淀输注)
  3. 动脉血气

    • 乳酸>4mmol/L:提示组织缺氧(需改善灌注)
    • 碱剩余<-6:提示代谢性酸中毒(需纠酸治疗)
  4. 尿液分析

    • 血红蛋白尿:提示膀胱挤压伤(留置导尿监测)
    • 酮体阳性:提示能量耗竭(静脉补充葡萄糖)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初筛:产程图异常 + 跨耻征阳性 → 启动影像学评估
  2. 确诊:影像学显示骨盆异常 + 胎头下降停滞 → 诊断成立
  3. 危重预警
    • 出现病理缩复环 → 立即剖宫产
    • 乳酸>4mmol/L + 晚期减速 → 30分钟内终止妊娠

参考文献

  • WHO《产程管理指南》(2023修订版)
  • FIGO《梗阻性分娩处理共识》
  • Williams Obstetrics 26th ed.
  • ACOG Practice Bulletin No.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