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特指的产褥期并发症Certain specified complications of the puerperium
编码JB44
子码范围JB44.0 - JB44.Z
关键词
索引词Certain specified complications of the puerperium
缩写某些特指的产褥期并发症、特定产褥期并发症
别名产褥期特殊并发症、产后特定并发症、特定产后并发症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关联情况
--肾炎综合征GA15 获得性宫颈异常
GA15.6宫颈机能不全GA15.2纳氏囊肿GA15.3宫颈陈旧性裂伤GA15.1宫颈糜烂或外翻GA15.0宫颈息肉GA15.7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GA15.Y其他特指的获得性宫颈异常GA15.Z未特指的获得性宫颈异常GA15.4宫颈缩窄或狭窄GA15.5宫颈肥厚性延长GA15.5膀胱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不可归类在他处者GA16 获得性子宫异常,除外宫颈
GA16.1子宫错位GA16.0子宫内膜腺性增生GA16.2子宫腔粘连GA16.3宫腔积血GA16.Y其他特指的获得性子宫异常,除外宫颈GA16.Z未特指的获得性子宫异常,除外宫颈 肾小球疾病
GB41肾病综合征GB42.0白蛋白尿,A2级GB42持续性蛋白尿或白蛋白尿GB42.Y其他特指的持续性蛋白尿或白蛋白尿GB42.Z未特指的持续性蛋白尿或白蛋白尿GB40肾炎综合征GB4Y其他特指的肾小球疾病GB4Z未特指的肾小球疾病GB42.1白蛋白尿,A3级某些特指的产褥期并发症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某些特指的产褥期并发症是指在分娩后约六周内,即产褥期内可能出现的一系列不良进展或异常情况。这些并发症通常涉及生殖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等多个方面,并且在ICD-11中被明确归类为独立的实体类目(JB44),包括但不限于剖宫产术伤口破裂、产褥期心肌病、会阴产科伤口破裂、产后甲状腺炎、产褥期骨软化症等。
病因学特征
- 生殖系统并发症:
- 剖宫产术伤口破裂(JB44.0)和会阴产科伤口破裂(JB44.1)主要由于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引起,这可能与患者自身愈合能力差、感染或手术技术不当有关。
- 产褥期感染虽未直接归属于JB44,但作为常见的产褥期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多由细菌入侵导致,尤其是当产妇个人卫生条件较差或免疫功能低下时更容易出现。
-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 产褥期心肌病(JB44.3)是一种罕见的心脏疾病,通常表现为心脏收缩功能突然下降而无明显冠状动脉疾病证据。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妊娠期间血容量增加、激素变化等因素被认为与其发病有一定关联。
-
内分泌系统并发症:
- 产后甲状腺炎(JB44.5)是产后女性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甲状腺功能暂时性亢进随后转为低下的过程。该病的发生与遗传易感性和免疫调节失衡密切相关。
- 产褥期骨软化症(JB44.6),又称妊娠相关骨软化症,主要是因为钙磷代谢紊乱所致,特别是在孕期营养摄入不足的情况下更易发生。
-
其他:
- 产科伤口血肿(JB44.2)则是因为局部出血未能有效控制所造成;产后急性肾衰竭(JB44.4)虽然少见,但仍需警惕,特别是对于那些存在基础肾脏疾病的高风险人群来说更是如此。
病理机制
-
感染途径与类型:
产褥期感染可经由多种途径传播,如上行性感染、淋巴扩散或是直接蔓延。病原体种类繁多,既有革兰阳性菌也有阴性菌,甚至包括真菌感染。其中以子宫内膜炎最为典型,其特点是子宫内膜受到细菌侵袭后引发炎症反应,进一步可能导致全身症状如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 - 心血管系统影响因素:
心肌病的确切原因尚未完全明了,但研究表明,它可能与病毒感染、免疫介导损伤以及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妊娠期间体内大量液体积聚也可能对心脏结构产生额外负担,从而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症状。 - 内分泌失调:
产后甲状腺炎的发展过程中,先经历短暂甲亢阶段再转变为甲减状态,整个过程反映了机体针对甲状腺组织抗原产生的自身抗体攻击过程。骨软化症则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或者吸收障碍导致钙磷代谢障碍,进而影响骨骼矿化过程。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不同类型的并发症有着各自独特的临床表现。例如,感染性疾病常伴有发热、腹痛等症状;心肌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心力衰竭征象;甲状腺炎初期表现为心跳加快、焦虑不安等甲亢症状,后期则转为疲劳无力、体重增加等甲减表现。
-
诊断依据:
确诊需要结合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实验室检测(如血液分析、病原微生物培养)、影像学评估(如超声心动图、X线片)等都是常用手段,在特定情况下还需进行内分泌功能测试来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以上内容基于现有公开资料整理而成,并非直接引用自特定出版物。对于具体病症的深入理解,请查阅相关专业教材及最新科研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