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后动脉综合征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syndrome
编码8B26.4
关键词
索引词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syndrome、大脑后动脉综合征、丘脑缺血性卒中
缩写PCAS
别名大脑后动脉闭塞综合征、枕叶梗死综合征、颞叶内侧梗死综合征、枕叶-颞叶内侧梗死综合征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具有病因
8B01 蛛网膜下腔出血
8B01.2未知动脉瘤或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8B01.1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8B01.0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8B01.0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8B01.0缺血或出血未知的卒中8B11.4 其他已知病因的缺血性脑卒中
8B11.42血液高凝状态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8B11.40伴分水岭梗死的全脑低灌注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8B11.44夹层造成的缺血性脑卒中8B11.43蛛网膜下腔出血相关的缺血性脑卒中8B11.41其他非粥样硬化动脉疾病引起的脑缺血性卒中8B11.2 栓塞性缺血性脑卒中
8B11.2Y其他特指的栓塞性缺血性脑卒中8B11.2Z未特指的栓塞性缺血性脑卒中8B11.20心源性栓塞性缺血性脑卒中8B11.22反常栓塞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8B11.21主动脉弓源性栓塞性缺血性脑卒中8B11.21未特指的颅内大动脉闭塞或狭窄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8B00 脑出血
8B00.5多部位脑出血8B00.0脑深部半球出血8B00.3小脑出血8B00.2脑干出血8B00.4不伴脑实质出血的脑室内出血8B00.Z脑出血,部位未特指8B00.1脑叶出血大脑后动脉综合征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大脑后动脉综合征(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Syndrome, PCAS)是由于大脑后动脉供血区域发生缺血性梗死所引起的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大脑后动脉主要负责供应枕叶、颞叶内侧以及部分丘脑和中脑的血液,因此其闭塞会导致相应的临床表现。
病因学特征
-
血管病变机制:
- 动脉粥样硬化: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动脉壁增厚、硬化,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
- 心源性栓塞:心脏疾病如房颤、心肌梗死等可以产生血栓,随血液循环到达大脑后动脉并阻塞血管。
- 小血管病:包括微血管病变、高血压引起的血管损伤等。
- 其他血管异常:如动脉夹层、血管炎等少见情况。
-
危险因素:
-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增加血管破裂或堵塞的风险。
- 糖尿病:高血糖水平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促进斑块形成。
- 高脂血症:血脂代谢异常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诱因之一。
- 吸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以直接损伤血管壁,促进炎症反应。
- 年龄与遗传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血管逐渐老化;某些遗传倾向也增加了患病概率。
病理机制
-
局部脑组织缺血:
- 当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受阻时,相应区域的脑组织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引发缺血性损伤。这种损伤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即可造成不可逆的神经元死亡。
-
影响区域:
- 枕叶:视觉处理中枢所在位置,受损后可出现同向偏盲(视野缺失)。
- 颞叶内侧:涉及记忆存储等功能区,可能表现为记忆障碍或认知功能下降。
- 丘脑:参与感觉信息传递及情绪调节,梗死时患者可能会经历对侧身体的感觉异常、疼痛等症状。
- 中脑:控制眼球运动和其他基本生命维持功能的部分受到影响,则可能出现复视、眼肌麻痹等情况。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视觉障碍:最典型的症状是对侧同向偏盲,即患者一侧视野丢失。如果黄斑区未受影响,则中心视力通常保留。
- 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记忆力减退、定向力障碍等。
- 感觉异常:如麻木感、刺痛感,通常出现在身体对侧。
- 疼痛:特别是丘脑梗死后可能出现剧烈且难以定位的疼痛。
- 眼动障碍:表现为眼球运动不协调、凝视困难等。
参考文献:上述信息基于可靠医学资源整理而成,具体细节请参考相关专业书籍及期刊文章。对于更深入的学习,建议查阅《Neurosurgery》等权威神经科学杂志发表的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