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宫颈恶性肿瘤Unspecified Malignant neoplasms of cervix uteri

更新时间:2025-06-18 18:41:22
编码2C77.Z

关键词

索引词Malignant neoplasms of cervix uteri、未特指的宫颈恶性肿瘤、宫颈恶性肿瘤、宫颈癌、宫颈内膜原发性恶性肿瘤、宫颈内癌癌、外子宫颈原发性恶性肿瘤、转移性宫颈恶性肿瘤[原发性宫颈恶性肿瘤扩散至他处]、转移性宫颈癌[原发性宫颈癌扩散至他处]
缩写子宫颈癌、Cervical-Cancer
别名子宫颈恶性肿瘤、宫颈恶性病变、子宫颈恶性病变

未特指的宫颈恶性肿瘤(ICD-11代码:2C77.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确诊
      • 宫颈活检或手术标本病理检查证实存在恶性肿瘤细胞(如核异型性、核分裂象活跃、浸润性生长模式)。
      • 病理报告明确标注"未特指类型"(即无法明确分类为鳞癌、腺癌或其他特定亚型)。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高危型HPV阳性
      • HPV16/18型或其他高危型病毒检测阳性(≥95%病例存在HPV感染)。
    • 典型临床表现
      • 接触性出血、异常阴道分泌物或盆腔疼痛(敏感性70%-90%)。
    • 影像学证据
      • CT/MRI显示宫颈局部肿块(直径≥1cm)或周围组织浸润(特异性80%-90%)。
  3. 阈值标准

    • 确诊必须满足:必须条件中的病理学证据。
    • 支持性诊断(未取得活检时):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高危型HPV阳性 + 细胞学检查(TCT)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
      • 影像学显示宫颈占位性病变(如MRI T2加权像高信号肿块)。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 宫颈恶性肿瘤评估
    ├── 实验室检查
    │ ├── HPV分型检测(必选)
    │ ├── 液基细胞学(TCT)(必选)
    │ └── 血清CEA(可选)
    └── 影像学评估
    ├── 阴道超声(首选)
    ├── 盆腔增强MRI(金标准)
    ├── 胸部/腹部CT(分期)
    └── PET-CT(转移评估)

  2. 判断逻辑

    • HPV检测阳性
      • 若HPV16/18阳性,需直接转诊阴道镜活检(阳性预测值>50%)。
    • TCT结果解读
      • ASC-H/HSIL需结合阴道镜检查,AGC需行子宫内膜取样。
    • MRI评估要点
      • 肿瘤大小、间质浸润深度、宫旁侵犯(分期依据FIGO标准)。
    • PET-CT指征
      • 疑似远处转移(如骨痛、肝酶异常)或FIGO分期≥IB2期。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HPV检测

    • 高危型阳性:提示持续感染状态,需警惕癌前病变或浸润癌。
  2. 液基细胞学(TCT)

    • HSIL:约60%最终病理为CIN3或浸润癌。
    • AGC(非典型腺细胞):20%-50%存在宫颈腺癌或子宫内膜癌。
  3. 血清CEA

    • 显著升高(>10 ng/mL):提示晚期病变(特异性>80%),需排查远处转移。
  4. 炎症标志物

    • CRP>20 mg/L + 血小板升高:可能提示肿瘤相关炎症反应。

四、总结

  • 诊断核心:组织病理学是唯一确诊手段,未特指类型需排除其他明确分类可能。
  • 检查策略:以"HPV+TCT"初筛,阴道镜活检确诊,MRI精准分期。
  • 实验室预警:HPV16/18阳性与TCT高级别病变联合提示高风险,CEA升高需警惕转移。

参考文献

  • WHO《宫颈癌综合控制指南》(2024版)
  • FIGO《妇科恶性肿瘤分期指南》(2023修订版)
  • 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2025.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