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或肛管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anus or anal canal

更新时间:2025-06-20 17:52:28
编码2C00.3

关键词

索引词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anus or anal canal、肛门或肛管鳞状细胞癌
缩写ASCC、肛门鳞癌
别名肛门癌症、肛管癌症、肛门恶性肿瘤、肛管恶性肿瘤、肛门表皮样癌、肛管表皮样癌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发生部位
--肛门
--泄殖腔源性区
--肛管
组织病理
--鳞状细胞癌,小细胞,非角化性
--鳞状细胞癌,HPV阴性
--鳞状细胞癌,梭形细胞
--鳞状细胞癌,NOS
--鳞状细胞癌,微小侵袭性
--鳞状细胞癌,角化的,NOS
--乳头状基底样癌
--基底样鳞状细胞癌
--疣状癌,NOS
--鳞状细胞癌,明细胞型
--表皮样癌,大细胞,非角化的,NOS
--假血管性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腺样
--乳头状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HPV阳性
临床表现
--慢性癌痛
严重度
--III期
--I期
--IV期
--II期
其他严重度1
--II级
--I级
--III级
--未定等级
--IV级
其他严重度2
--C 区域性疾病
--A 缓解/病愈
--D 远处疾病
XS05 B 局部疾病
XS0E局部局限期
XS67局部晚期

肛门或肛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肛门或肛管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Anus or Anal Canal, SCCA)是一种起源于肛管鳞状上皮的恶性肿瘤。其主要累及齿状线以下至肛缘的肛管区域,该区域由复层鳞状上皮构成。本病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密切相关,约80%病例与高危型HPV16感染相关。HIV感染者发病率显著升高,尤其在男男性行为者中风险更为突出。


病因学特征

  1. 病毒感染

    • HPV感染是核心致病因素,其E6/E7致癌蛋白通过降解p53和Rb蛋白导致细胞恶性转化。持续感染高危型HPV16是主要发病机制。
  2. 免疫抑制状态

    • HIV/AIDS患者因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发生风险较普通人群高30倍。实体器官移植受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也显著增加患病风险。
  3. 慢性刺激因素

    • 长期肛周炎症(如反复肛裂、慢性肛周脓肿)可能通过组织修复异常增加恶变风险。需注意肛瘘更常关联肛腺癌而非鳞癌。
    • HPV相关肛周病变(如巨大湿疣)具有明确癌变倾向。
  4. 其他危险因素

    • 吸烟使发病风险增加2-3倍,可能与局部免疫抑制和DNA损伤相关
    • 肥胖(BMI>30)及肛门性交史是独立危险因素
    • 家族聚集性提示潜在遗传易感性,但具体基因尚未完全明确

病理机制

  1. 恶性转化过程

    • HPV整合入宿主基因组后,E6/E7蛋白持续表达导致基因组不稳定性
    • 经历从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浸润性癌的多阶段进展
  2. 病理特征

    • 大体可表现为溃疡型、菜花型或浸润型肿块
    • 镜下见角化珠形成、细胞间桥等鳞状分化特征,常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 免疫组化:p16强阳性(HPV相关标志),CK5/6阳性

临床表现

  1. 局部症状

    • 早期可无症状,随进展出现肛门出血(70%)、疼痛(50%)、瘙痒或肿块感
    • 典型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排便疼痛伴里急后重感
    • 晚期可致肛门狭窄、排便失禁或肛周瘘管形成
  2. 转移征象

    • 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可触及质硬固定包块(30%初诊时即存在)
    • 远处转移以肝、肺多见,可出现黄疸、呼吸困难等相应症状
    • 恶病质见于晚期患者(体重下降>10%)

参考文献:上述信息基于NCCN指南(2023)、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5th edition)及Lancet Oncol 2022;23(7):e334-e347等权威文献整理。临床诊断需结合组织病理学与影像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