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Other specified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更新时间:2025-06-18 16:28:40
编码2A3Y

关键词

索引词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其他特指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单系病态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单系发育异常、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儿童期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过多
缩写MDS、Myelodysplastic-Syndromes
别名骨髓增生异常症、骨髓增生异常症候群、骨髓发育不全综合征

其他特指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持续性血细胞减少
      • 红细胞(Hb <100 g/L)、中性粒细胞(ANC <1.8×10⁹/L)或血小板(PLT <100×10⁹/L)任一系持续≥6个月。
    • 骨髓病态造血证据
      • 至少一系造血细胞≥10%的形态学异常(如红系巨幼样变、粒系Pelger-Huët畸形、巨核系微巨核细胞)。
    • 克隆性造血证据
      • 细胞遗传学异常(如-7/del7q、del5q、+8等)或≥1个MDS相关基因突变(SF3B1、TET2、ASXL1等)。
  2. 支持条件

    • 排除其他疾病
      • 无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等继发性血细胞减少证据。
    • 原始细胞比例
      • 骨髓原始细胞比例<5%(低危型)或5%-19%(高危型)。
  3. 阈值标准

    • 确诊需同时满足:
      • 持续性血细胞减少(≥1系)。
      • 骨髓病态造血(≥10%)。
      • 克隆性证据(细胞遗传学或分子学异常)。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 血液学检查
    │ ├─ 全血细胞计数(含网织红细胞)
    │ └─ 外周血涂片形态学
    ├─ 骨髓评估
    │ ├─ 骨髓穿刺涂片(瑞氏-吉姆萨染色)
    │ ├─ 骨髓活检(CD34免疫组化)
    │ └─ 铁染色(环形铁粒幼细胞评估)
    ├─ 遗传学检测
    │ ├─ 染色体核型分析(G显带)
    │ └─ NGS基因突变检测(56基因panel)
    └─ 鉴别诊断检查
    ├─ 流式细胞术(排除PNH克隆)
    └─ 维生素B12/叶酸水平

  2. 判断逻辑

    • 外周血涂片:发现巨大血小板、双核红细胞等病态造血表现时,需立即行骨髓检查。
    • SF3B1突变检测:若阳性且伴环形铁粒幼细胞≥15%,优先诊断为MDS-RS亚型。
    • 染色体异常:检出del5q时,即使原始细胞<5%也可确诊MDS del5q亚型。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测项目 正常范围 异常意义
血红蛋白(Hb) 男130-175 g/L;女120-150 g/L <100 g/L提示红系受累,需排除营养性贫血后考虑MDS
中性粒细胞计数 1.8-6.3×10⁹/L <1.0×10⁹/L且持续3月提示粒系发育异常
血小板计数 125-350×10⁹/L <50×10⁹/L伴巨大血小板提示巨核系病态造血
骨髓原始细胞比例 <5% ≥5%提示向AML进展风险,需每3月监测
环形铁粒幼细胞 <15% ≥15%且SF3B1突变阳性时,确诊MDS-RS亚型
TP53突变 阴性 阳性者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期<12个月
染色体核型 正常二倍体 del5q:支持MDS del5q诊断;-7/del7q:提示高危型

四、分型诊断要点

  • MDS-SLD(单系发育异常):仅一系病态造血+原始细胞<5%。
  • MDS-RS:环形铁粒幼细胞≥15%+SF3B1突变。
  • 儿童MDS:需检测胚系突变(如GATA2、RUNX1)。

参考文献

  1.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s (5th ed, 2022)
  2.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2023.v2)
  3. Blood (2021) 138:11; 精准诊断标准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