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aemia
编码2A40
关键词
索引词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aemia、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未提及缓解、CMML[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慢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CMML[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1型、CMML-1[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1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2型、CMML-2[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2型]
同义词CMML - [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aemia]、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aemia without mention of remission、Chronic monocytic leukaemia、chronic monocytoid leukaemia
缩写CMML
别名CMML-、Chronicmonocyticleukaemia、chronicmonocytoidleukaemia、Chronicmyelomonocyticleukaemia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组织病理
--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Ⅰ型--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NOS--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Ⅱ型临床表现
--
慢性癌痛严重度
--
C 区域性疾病--
A 缓解/病愈--
D 远处疾病XS05 B 局部疾病
XS0E
局部局限期XS67
局部晚期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a, CMML)是一种罕见的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其特征在于外周血中持续性单核细胞增多(≥1×10^9/L),且不符合费城染色体或BCR/ABL1融合基因阳性的慢性髓系白血病诊断标准。骨髓或外周血中原始细胞比例需低于20%,常伴有骨髓发育不良(如红系、粒系或巨核细胞系形态异常),并排除PDGFRA、PDGFRB或FGFR1重排。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CMML被定义为独立的疾病实体。
病因学特征
CMML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以下因素可能与其发病相关:
-
遗传因素:
- 体细胞基因突变:约80%-90%的CMML患者存在体细胞突变,如TET2(40%-50%)、ASXL1(40%-50%)、SRSF2(30%-50%)等,这些突变通过影响DNA甲基化、染色质修饰及RNA剪接等机制,导致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与分化异常。
- 胚系遗传易感性:极少数家族性病例可能与CEBPA、RUNX1等基因的胚系突变相关,但并非主要病因。
-
环境因素:
- 化学暴露:长期接触苯、烷化剂或放射线可能通过诱导DNA损伤增加CMML发病风险,尤其是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相关的暴露史。
-
免疫与炎症因素:
- 慢性炎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可能通过促炎细胞因子(如TNF-α、IL-6)异常分泌,促进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的存活与增殖。
-
其他因素:
- 衰老相关的克隆性造血(CHIP)可能与CMML前期病变相关,但具体转化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病理机制
-
骨髓增生异常与增殖并存:
- CMML兼具骨髓增生异常(如无效造血、血细胞发育不良)和骨髓增殖性(如单核细胞系过度增生)特征,部分患者可伴脾脏肿大(因髓外造血或单核细胞浸润)。
-
分子病理学特征:
- 表观遗传调控异常:TET2突变导致DNA高甲基化,ASXL1突变通过抑制PRC2复合体引起H3K27me3修饰异常,共同破坏造血分化。
- 剪接体突变:SRSF2、U2AF1等基因突变导致mRNA剪接异常,影响细胞周期调控与凋亡。
- 信号通路激活:RAS通路基因(如NRAS、KRAS)突变见于10%-20%的CMML患者,可能驱动增殖表型。
参考文献:
- Arber DA, et al. The 2016 revision to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myeloid neoplasms and acute leukemia. Blood. 2016.
- Itzykson R, et al. Molecular landscape and clonal architecture of 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a. Blood.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