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痛风Unspecified Gout without specification whether primary or secondary

更新时间:2025-06-19 02:31:28
编码FA25.2Z

关键词

索引词Gout without specification whether primary or secondary、未特指的痛风、痛风,未特指为原发性或继发性、痛风性、痛风体质、痛风NOS
缩写痛风、Gout
别名痛风病、高尿酸血症引起的关节炎、Gout-Disease、Hyperuricemia-Induced-Arthritis

未特指的痛风(FA25.2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

    • 关节滑液或痛风石中检出尿酸盐结晶
      • 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到针状负性双折光晶体(特异性>95%)。
      • 双能CT直接显示尿酸盐沉积(敏感性>90%)。
  2. 必须条件

    • 典型急性关节炎发作
      • 突发性单关节红肿热痛(尤其第一跖趾关节),24小时内达疼痛高峰。
      • 既往有≥1次类似发作史(依据《中国痛风诊疗指南》)。
    • 影像学确认尿酸盐沉积
      • 超声显示"双轨征"(尿酸盐沉积特异性表现)。
      • X线显示穿凿样骨质破坏(晚期特异性表现)。
  3. 支持条件

    • 高尿酸血症
      • 血尿酸>420 μmol/L(非急性期检测,急性期30%可正常)。
    • 炎症标志物升高
      • CRP>10 mg/L 或 ESR>40 mm/h(急性期敏感性80%)。
    • 痛风石肉眼可见
      • 皮下黄白色结节(耳廓、手足等部位)。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辅助检查体系
├─ 实验室检查
│ ├─ 血尿酸测定(核心初筛)
│ ├─ 关节滑液分析(金标准)
│ └─ 炎症标志物(CRP/ESR)
├─ 影像学检查
│ ├─ 超声(首选:双轨征/痛风石)
│ ├─ X线(晚期骨质破坏)
│ └─ 双能CT(尿酸盐定量)
└─ 鉴别检查
├─ 肾功能(肌酐/尿素氮)
└─ 尿尿酸测定(分型诊断)

  1. 判断逻辑
    • 血尿酸
      • 420 μmol/L支持诊断,但需非急性期复查(急性期假阴性率30%)。

      • 结合临床表现: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痛风。
    • 关节滑液分析
      • 阳性可直接确诊;阴性需结合影像学(双能CT敏感性更高)。
    • 超声
      • "双轨征"为尿酸盐沉积特征,优于X线早期诊断。
      • 痛风石检出率>70%(足部/手指优先扫描)。
    • 双能CT
      • 尿酸盐沉积定量>1.0 mg/cm³为诊断阈值。
      • 用于金标准无法获取或疑难病例。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1. 血尿酸异常(>420 μmol/L)

    • 意义:痛风发生基础,每升高60 μmol/L风险增加1.5倍。
    • 处理
      • 无症状者:生活方式干预(限嘌呤/饮水>2L/天)。
      • 有症状者:起始降尿酸治疗(别嘌醇/非布司他)。
  2. 关节滑液白细胞升高(>2,000/μL)

    • 意义:提示急性炎症,需排除感染性关节炎。
    • 处理
      • 同步细菌培养,阴性后启动秋水仙碱抗炎。
  3. CRP显著升高(>50 mg/L)

    • 意义:反映急性发作严重度,>100 mg/L提示可能合并感染。
    • 处理
      • 监测降幅:治疗72小时未降需重新评估。
  4. 肾功能异常(eGFR<60 ml/min)

    • 意义:可能为痛风病因(尿酸排泄障碍)或结果(痛风肾病)。
    • 处理
      • 避免肾毒性降尿酸药(如苯溴马隆),优选非布司他。

四、诊断流程要点

  1. 急性期
    • 首选关节滑液镜检,次选超声(双轨征)。
    • 血尿酸急性期价值有限,不作为确诊依据。
  2. 慢性期
    • 双能CT定量+痛风石病理为金标准组合。
    • X线用于评估关节破坏程度。
  3. 治疗监测
    • 血尿酸目标:<360 μmol/L(无痛风石),<300 μmol/L(有痛风石)。
    • CRP/ESR降至正常提示炎症控制。

参考文献

  • 《中国痛风诊疗指南》(2016年版)
  • 人卫版《内科学》(第9版)
  • ACR《痛风管理指南》(2020版)
  • EULAR《影像学在痛风中的应用共识》(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