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牙体硬组织和牙髓的损伤Unspecified Injury of hard dental tissues and pulp

更新时间:2025-06-18 21:10:44
编码NA0D.0Z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hard dental tissues and pulp、未特指的牙体硬组织和牙髓的损伤、牙体硬组织和牙髓的损伤
缩写WZD-YTJZZHYSCDS
别名未特指牙齿硬组织和牙髓损伤、未特指的牙体和牙髓损伤、未特指牙体牙髓损伤

未特指的牙体硬组织和牙髓的损伤 (NA0D.0Z) 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

    • 临床-影像学联合诊断:通过直接口腔检查结合影像学(根尖片/CBCT)确认牙齿结构损伤,同时排除明确分类的损伤类型(如冠折、根折等)。
  2. 必须条件

    • 核心症状存在
      • 冷热刺激痛或咀嚼痛(≥1项)。
      • 牙齿颜色变暗或形态异常(缺损/裂纹)。
    • 体征阳性
      • 牙髓活力测试异常(敏感或无反应)。
      • 影像学显示硬组织缺损(釉质/牙本质断裂)或根尖周病变。
  3. 支持条件

    • 疼痛阈值:VAS疼痛评分≥4分(0-10分)。
    • 敏感频率:对冷/甜刺激敏感≥3次/天。
    • 影像学严重度
      • X线片:牙髓腔扩大或根尖透射影直径>2mm。
      • CBCT:裂纹深度≥牙本质厚度1/2。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临床检查] A --> C[影像学检查] A --> D[功能测试] B --> B1(视诊:牙齿变色/缺损) B --> B2(探诊:裂纹探查) B --> B3(叩诊:根尖压痛) C --> C1[X线根尖片] C --> C2[锥形束CT] D --> D1(冷热测试) D --> D2(电活力测试) D --> D3(咬合纸测试)

判断逻辑

  1. 临床检查
    • 视诊:牙齿灰暗提示牙髓坏死,缺损范围>2mm需影像学评估。
    • 探诊:裂纹探及深度与疼痛强度正相关(深度>1.5mm需CBCT)。
  2. 影像学检查
    • X线片:根尖透射影>2mm提示根尖周炎,需结合活力测试。
    • CBCT:裂纹穿透牙本质层(深度≥50%)是牙髓暴露高风险标志。
  3. 功能测试
    • 冷热测试延迟痛(>10秒):提示不可逆性牙髓炎。
    • 电活力无反应+叩诊阳性:确诊牙髓坏死。

三、实验室与影像学参考值

  1. 牙髓活力测试

    • 异常意义 测试类型 正常反应 异常反应 临床意义
      冷测试 短暂刺痛(1-2秒) 持续痛>10秒 不可逆性牙髓炎
      电活力 轻微麻刺感 无反应 牙髓坏死
  2. 影像学参考值

    • X线根尖片
      • 根尖周透射影>2mm → 根尖周炎(敏感性90%)
      • 牙髓腔扩大>1.5倍 → 慢性牙髓炎(特异性85%)
    • CBCT
      • 裂纹深度≥牙本质厚度50% → 牙髓暴露风险增加5倍
  3. 细菌学检测(仅需牙髓暴露时):

    • 厌氧菌培养阳性 → 提示需根管治疗

四、诊断流程总结

mermaid graph LR S[主诉疼痛/敏感] --> C1{临床检查} C1 -- 发现缺损/变色 --> I[影像学检查] C1 -- 裂纹探及 --> T[功能测试] I & T --> D[综合评估] D --> D1[排除特定损伤类型] D1 --> 确诊NA0D.0Z

关键点

  • 确诊需同时满足:①症状+体征阳性;②影像学证实损伤;③排除NA0D.0下其他特指类型。
  • CBCT是微裂纹评估的金标准,当X线阴性但症状持续时必须采用。

参考文献
ICD-11 牙科损伤分类标准(WHO, 2023)
《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指南》(AAE,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