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合并疟疾,临床分期未特指Unspecified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malaria

更新时间:2024-10-12 14:01:01
编码1C61.Z

关键词

索引词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malari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合并疟疾,临床分期未特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合并疟疾、HIV感染合并疟疾、艾滋病病毒感染合并疟疾
缩写HIV-合并-疟疾、AIDS-合并-疟疾
别名HIV-感染-疟疾、爱滋病-疟疾、艾滋-疟疾

(1C61.Z)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合并疟疾,临床分期未特指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1. 发热
    • 患者出现周期性高热(如每日、隔日发作),伴寒战(疟疾典型特征,80%-90%)。
  2. 乏力和体重下降
    • 感觉极度疲乏,体重减轻(常见,70%-80%)。
  3. 全身淋巴结肿大
    • 颈部、腋窝及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无痛性肿大(与HIV感染相关,50%-60%)。
  4. 头痛和肌肉关节疼痛
    • 头痛剧烈,肌肉和关节疼痛(常见,60%-70%)。
  5. 皮疹
    • 可见非特异性红斑或丘疹样皮疹(较少见,20%-30%)。

其他可能症状

  1. 消化系统症状
    • 恶心、呕吐、腹泻(30%-40%)。
  2. 神经系统症状
    • 精神状态改变、认知功能障碍(较少见,10%-20%)。
  3. 呼吸系统症状
    • 呼吸困难、咳嗽(较少见,10%-20%)。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1. 贫血
    • 皮肤苍白,血常规检查显示低血红蛋白水平(常见,70%-80%)。
  2. 脾脏肿大
    • 脾脏增大,触诊可触及(疟疾典型体征,60%-70%)。
  3. 肝脏肿大
    • 肝脏增大,触诊可触及(常见,50%-60%)。
  4. 淋巴结肿大
    • 全身多处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质地较硬(与HIV感染相关,50%-60%)。
  5. 黄疸
    • 皮肤和巩膜黄染(严重疟疾感染时可见,10%-20%)。

非典型体征

  1. 肺部感染体征
    • 肺部听诊有湿啰音或干啰音(较少见,10%-20%)。
  2. 神经系统体征
    • 脑膜刺激征阳性、病理反射(较少见,10%-20%)。
  3. 眼部体征
    • 视网膜出血或棉絮斑(HIV相关机会性感染表现,5%-10%)。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1. 病原学检测

    • HIV抗体阳性(检出率:约99%以上):通过ELISA/WB法确认。
    • 疟原虫检测阳性(检出率:约80%-90%):厚薄血涂片镜检为金标准。
  2. 血液学检查

    • 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常见,70%-80%):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 白细胞计数减少(常见,50%-60%):以淋巴细胞减少为主。
    • 血小板计数减少(常见,50%-60%):疟疾相关消耗性减少。
  3. 生化检查

    • 肝功能异常(常见,50%-60%):ALT/AST轻度至中度升高。
    • 乳酸脱氢酶升高(常见,60%-70%):提示溶血或组织损伤。
  4. 影像学表现

    • 胸部X线:可见肺部浸润影(合并机会性感染时,10%-20%)。
    • 腹部超声:脾脏肿大伴回声增强(疟疾典型表现,60%-70%)。
    • 头颅CT/MRI:脑水肿或弓形虫脑病征象(HIV晚期并发症,10%-20%)。

参考文献

  •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
  • 《内科学》(第5版)
  • 《疟疾诊断标准(WS 259-2015)》
  • WHO《HIV与疟疾交互作用管理指南》(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