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感染临床4期合并疟疾HIV disease clinical stage 4 associated with malaria
编码1C61.3
子码范围1C61.30 - 1C61.3Z
关键词
索引词HIV disease clinical stage 4 associated with malaria
同义词艾滋病病毒感染临床4期合并疟疾、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临床4期合并疟疾
缩写HIV/AIDS4期合并疟疾、HIV/AIDSIV期合并疟疾
别名艾滋病4期合并疟疾、艾滋病晚期合并疟疾、HIV感染晚期合并疟疾、HIV感染四期合并疟疾、HIV/AIDS4期并疟疾、HIV/AIDSIV期并疟疾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临床表现
MG30 慢性疼痛
MG30.62慢性口腔颌面部神经痛MG30.20创伤后慢性疼痛MG30.41慢性血管源性内脏痛MG30.5慢性神经性疼痛MG30.5Y其他特指的慢性神经性疼痛MG30.5Z未特指的慢性神经性疼痛MG30.02慢性原发性肌肉骨骼痛MG30.42持续性炎症所致慢性内脏痛MG30.50慢性中枢神经性疼痛MG30.0原发性慢性疼痛MG30.0Y其他特指的原发性慢性疼痛MG30.0Z未特指的原发性慢性疼痛MG30.40机械性因素引起的慢性内脏痛MG30.31结构改变引起的慢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MG30.Y其他特指的慢性疼痛MG30.Z未特指的慢性疼痛MG30.11癌症治疗后慢性疼痛MG30.04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MG30.64与稳态紊乱或非药物治疗相关的慢性头痛或口面部疼痛MG30.65与颅或颈部血管疾病相关的慢性头痛或口面部疼痛MG30.63与慢性继发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相关的头痛或口腔颌面部痛MG30.3慢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MG30.3Y其他特指的慢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MG30.3Z未特指的慢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MG30.32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慢性继发性骨骼肌肉疼痛MG30.03慢性原发性头痛或口腔颌面部痛MG30.6慢性继发性头痛或口腔颌面部痛MG30.6Y其他特指的慢性继发性头痛或口腔颌面部痛MG30.6Z未特指的慢性继发性头痛或口腔颌面部痛MG30.21手术后慢性疼痛MG30.67与某种物质或其停用有关的慢性头痛MG30.10慢性癌痛MG30.30持续炎症引起的慢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MG30.61慢性牙痛MG30.51慢性周围神经性疼痛MG30.4慢性继发性内脏痛MG30.4Y其他特指的慢性继发性内脏痛MG30.4Z未特指的慢性继发性内脏痛MG30.00慢性原发性内脏痛MG30.1慢性癌性疼痛MG30.1Y其他特指的慢性癌性疼痛MG30.1Z未特指的慢性癌性疼痛MG30.01慢性广泛疼痛MG30.2手术后或创伤后慢性疼痛MG30.2Y其他特指的手术后或创伤后慢性疼痛MG30.2Z未特指的手术后或创伤后慢性疼痛MG30.66与非血管性颅内疾病相关的慢性头痛或口面部疼痛关联情况
1D82 巨细胞病毒病
1D82.Y其他特指的巨细胞病毒病1D82.Z巨细胞病毒病,未特指的1D82.0巨细胞病毒性肝炎1D82.1巨细胞病毒性胰腺炎1D82.1卵形疟1D82.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致痴呆1F41 间日疟
1F41.Y间日疟伴其他并发症1F41.Z间日疟不伴并发症1F41.0间日疟伴脾破裂1F41.0肺孢子菌引起的肺炎1F41.0胃肠道念珠菌病1F41.0其他经寄生虫学证实的疟疾1F41.0耐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A33 等孢球虫病
1A33.0小肠等孢球虫病1A33.Y其他特指的等孢球虫病1A33.Z等孢球虫病,未特指的1A33.1结肠等孢球虫病1A33.1隐孢子虫病1B21 非结核分枝杆菌所致感染
1B21.4胃肠道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B21.2皮肤的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B21.2Y其他特指的非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皮肤感染1B21.2Z未特指的非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皮肤感染1B21.0肺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B21.Y其他特指部位的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B21.Z未特指部位的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B21.20溃疡分枝杆菌感染1B21.3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B21.1非结核分枝杆菌性淋巴结炎2B57 原发部位卡波西肉瘤
2B57.0肺部卡波西肉瘤2B57.Y其他特指原发部位的卡波西肉瘤2B57.Z未特指原发部位的卡波西肉瘤2B57.1皮肤卡波西肉瘤2B57.2胃肠道部位卡波西肉瘤1F00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1F00.02单纯疱疹性龈口炎1F00.10单纯疱疹性角膜炎1F00.00皮肤单纯疱疹病毒感染1F00.20单纯疱疹病毒性脑膜炎1F00.2中枢神经系统单纯疱疹感染1F00.2Y其他特指的中枢神经系统单纯疱疹感染1F00.01唇单纯疱疹1F00.3播散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1F00.11眼睑单纯疱疹病毒感染1F00.0皮肤或黏膜单纯疱疹感染1F00.0Y其他特指的皮肤或黏膜单纯疱疹感染1F00.1眼单纯疱疹感染1F00.1Y其他特指的眼单纯疱疹感染1F00.1Z眼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未特指的1F00.Y其他特指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1F00.Z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未特指的1F00.21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1F00.03播散性皮肤单纯疱疹感染合并其他皮肤病1F00.03播散性隐球菌病1F40 恶性疟
1F40.0恶性疟伴脑部并发症1F40.Y其他严重、复杂的恶性疟1F40.Z未特指的恶性疟1F57 弓形虫病
1F57.2肺刚地弓形虫病1F57.0刚地弓形虫所致肝炎1F57.1刚地弓形虫脑膜脑炎1F57.Y其他特指的弓形虫病1F57.Z未特指的弓形虫病1F57.3刚地弓形虫眼病1F42 三日疟
1F42.0三日疟伴肾病1F42.Y三日疟伴其他并发症1F42.Z三日疟不伴并发症1F42.Z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造血或淋巴组织肿瘤
2A32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2A81.5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B03原发皮肤CD30阳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2A90.4儿童系统性EB病毒阳性T细胞淋巴瘤2A61系列不明急性白血病2A70前体B淋巴母细胞肿瘤2A70.Y其他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重现性遗传学异常--骨髓增生异常和骨髓增殖性肿瘤2A4Y其他特指的骨髓增生异常和骨髓增殖性肿瘤2A4Z未特指的骨髓增生异常和骨髓增殖性肿瘤2A21.0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2A21.0Y其他特指的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2A21.0Z未特指的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A3Y其他特指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A3Z未特指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A85.1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成熟B细胞肿瘤2A8Z未特指的成熟B细胞肿瘤2A90.B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K阴性2A83浆细胞肿瘤2A83.Y其他特指的多发性骨髓瘤和浆细胞肿瘤2A83.Z未特指的浆细胞肿瘤2A60.1急性髓系白血病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2A82.0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2A82.0Y其他特指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2A82.0Z未特指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2A90.9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2A60.41唐氏综合征相关性髓系白血病2A86.1介于伯基特淋巴瘤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之间的不能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2A86.0B细胞型恶性淋巴瘤,不可归类在他处者2A21.1皮肤肥大细胞增多症2A21.1Y其他特指的皮肤肥大细胞增多症2A21.1Z未特指的皮肤肥大细胞增多症2A90.8肝脾T细胞淋巴瘤2A90成熟T细胞淋巴瘤,特指型,结节性或系统性2B32.3多形性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患2B02Sézary综合征2A21.00肥大细胞白血病2B33.4白血病,未特指2A81.A原发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腿型2A60.0急性髓系白血病伴重现性遗传学异常2A60.30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分化型2A82.3不可归类的脾B细胞淋巴瘤或白血病2A30难治性贫血2B33恶性造血组织肿瘤,未进一步特指2B33.Y其他恶性造血组织肿瘤,未进一步特指2A60.32急性髓系白血病伴成熟2B30霍奇金淋巴瘤2B30.Z未特指的霍奇金淋巴瘤2A90.3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2B31.5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2B00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2A82成熟B细胞肿瘤伴白血病行为2A82.Y其他特指的成熟B细胞肿瘤伴白血病行为2A82.Z未特指的成熟B细胞肿瘤伴白血病行为2A60.20治疗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A60.4唐氏综合征相关性髓系增殖2A60.4Y其他特指的唐氏综合征相关性髓系增殖2A60.4Z未特指的唐氏综合征相关性髓系增殖2A86B细胞淋巴瘤,混合特征的2A86.Y其他特指的B细胞淋巴瘤,混合特征的2A86.Z未特指的B细胞淋巴瘤,混合特征的2A60.3急性髓系白血病,采用其他标准不可归类在他处者2A60.3Y其他特指的急性髓系白血病,采用其他标准不可归类在他处者2A60.3Z未特指的急性髓系白血病2A83.52轻链沉积病2A60.33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2B30.1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2B30.1Z未特指的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2A60.37急性嗜碱细胞白血病2A90.5成人T细胞淋巴瘤或白血病,人类嗜T细胞病毒病毒1型相关性2A20非肥大细胞骨髓增殖性肿瘤2A20.Y其他特指的非肥大细胞骨髓增殖性肿瘤2A20.Z未特指的非肥大细胞骨髓增殖性肿瘤2A42.0完全缓解的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2B32免疫缺陷相关性淋巴增生性疾患2B32.Y其他特指的免疫缺陷相关性淋巴增生性疾患2B32.Z未特指的免疫缺陷相关性淋巴增生性疾患2A37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不能分类2A85.0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2A82.00慢性B细胞型淋巴细胞白血病2B30.13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细胞消减型2A20.0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BCR-ABL1阳性2A20.0Y其他特指的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BCR-ABL1阳性2A20.0Z未特指的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BCR-ABL1阳性2A60.2治疗相关性髓系肿瘤2A60.2Y其他特指的治疗相关性髓系肿瘤2A60.2Z未特指的治疗相关性髓系肿瘤2A83.3骨外浆细胞瘤2A42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2A42.Y其他特指的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2A42.Z未特指的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2B03.1淋巴瘤样丘疹病2A80.6小肠滤泡性淋巴瘤2A33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细胞2A85.5套细胞淋巴瘤2A83.2孤立性浆细胞瘤2A83.51轻链和重链沉积病2A34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伴多系病态造血2A81.3淋巴瘤样肉芽肿病2A20.3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不可归类在他处者2A81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A81.Y其他特指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A81.Z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其他方面未特指2A86.2介于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之间的不能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2A83.5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病2A60.31急性髓系白血病不伴成熟2B03.0原发皮肤CD30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2A60.39髓系肉瘤2B30.10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结节硬化型2A82.1B细胞幼淋巴细胞白血病2A82.1Y其他特指的B细胞幼淋巴细胞白血病2A82.1Z未特指的B细胞幼淋巴细胞白血病--成熟T细胞或NK细胞淋巴瘤和淋巴增生性疾病,原发性皮肤特定类型2B0Y其他特指的原发皮肤成熟T细胞或NK细胞淋巴瘤和淋巴组织增殖性疾患2B0Z未确定或未特指类型的原发皮肤T细胞淋巴瘤2A80.1滤泡性淋巴瘤2级2B33.1髓系白血病2A83.50重链沉积病2A52髓系或淋系肿瘤伴FGFR1异常2B31组织细胞或树突状细胞肿瘤2B31.Y其他特指的组织细胞或树突状细胞肿瘤2B31.Z未特指的组织细胞或树突状细胞肿瘤2A83.4浆细胞白血病2A85.4淋巴浆细胞淋巴瘤2A40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2A81.8ALK阳性大B细胞淋巴瘤2A60.40短暂性骨髓细胞生成异常2A85.6伯基特淋巴瘤包括伯基特白血病2A43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幼细胞伴血小板显著增多2B31.20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累及皮肤2B31.4交错树突细胞肉瘤2B33.3淋巴细胞白血病,不可归类在他处者2B31.2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2B31.2Y其他特指的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2B31.2Z未特指的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2A21.2肥大细胞肉瘤2A21.10色素性荨麻疹2A81.4富于T细胞组织细胞型大B细胞淋巴瘤2A82.10B细胞幼淋巴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2A80.4儿童型滤泡性淋巴瘤2A21.3皮肤外肥大细胞瘤2A80.0滤泡性淋巴瘤1级2B32.1反应性浆细胞增生2B30.0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2A41不典型慢性髓系白血病,BCR_ABL1-阴性2A20.2原发性骨髓纤维化2B30.11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富于淋巴细胞型2A90.0T细胞幼淋巴细胞白血病2B31.7成纤维细胞网状细胞肿瘤--骨髓增殖性肿瘤2A2Y其他特指的骨髓增殖性肿瘤2A2Z未特指的骨髓增殖性肿瘤2A70.1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或淋巴瘤伴t(9:22) (q34;q11.2); BCR-ABL12B30.12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混合细胞型2A81.6老年EB病毒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A85其他特指的成熟B细胞肿瘤或淋巴瘤2A85.Y进一步特指的成熟性B细胞肿瘤或淋巴瘤2A36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孤立性染色体5q缺失2A81.7慢性炎症相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A20.1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成熟T细胞或NK细胞肿瘤2B2Y其他特指的成熟T细胞或NK细胞肿瘤2B2Z未特指的成熟T细胞或NK细胞肿瘤2A83.0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前体淋巴细胞肿瘤2A7Z未特指的前体淋巴细胞肿瘤2B33.5恶性淋巴瘤,不可归类在他处者2A35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过多2A20.02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t(9:22)(q34; q11)2A60.34急性原始单核细胞或单核细胞性白血病2A20.01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费城染色体(Ph1)阳性2A83.1浆细胞骨髓瘤2B31.6未定类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2A60.38急性全骨髓增殖症伴骨髓纤维化2B31.3朗格汉斯细胞肉瘤2A90.A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K阳性2B33.2慢性髓系白血病,不可归类在他处者2A51PDGFRB重排相关性髓系肿瘤2A60.35急性红白血病2A80.2滤泡性淋巴瘤3级2A84.0α重链病2A90.6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2A21肥大细胞增生症2A21.Y其他特指的肥大细胞增生症2A21.Z未特指的肥大细胞增生症2A81.9原发渗出性淋巴瘤2A38儿童期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2A84重链病或恶性免疫增生性疾病2A84.Y其他特指的恶性免疫增生性疾病2A84.Z未特指的重链病2A84.1γ重链病2B32.0移植后淋巴增生性疾患,早期损害2A85.2结外边缘区淋巴瘤,原发皮肤--髓系和淋系肿瘤伴嗜酸粒细胞增多和PDGFRA、PDGFRB或FGFR1异常2A5Z未特指的髓系和淋系肿瘤伴嗜酸粒细胞增多和PDGFRA、PDGFRB或FGFR1异常2A80.3原发性皮肤滤泡中心淋巴瘤2A60.5原始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2A80滤泡性淋巴瘤2A80.Y其他特指的滤泡性淋巴瘤2A80.Z未特指的滤泡性淋巴瘤2A81.2浆母细胞淋巴瘤2A71前体T淋巴母细胞肿瘤2A31难治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B32.2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患,传染性单核细胞样增多症2A20.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A82.2毛细胞白血病2A50PDGFRA重排相关性髓系/淋巴肿瘤2A90.1T细胞大颗粒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A90.C外周T细胞淋巴瘤,其他方面未特指2A44骨髓增殖性和骨髓增生异常疾病,不能分类2A80.5原位滤泡性淋巴瘤2A60.36急性原始巨核细胞白血病2A60急性髓系白血病和相关前体细胞肿瘤2A60.Y其他特指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和相关前体细胞肿瘤2A60.Z未特指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和相关前体细胞肿瘤2B01蕈样肉芽肿病2B31.1组织细胞肉瘤2A90.2慢性NK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2B3Z未特指的造血或淋巴组织肿瘤2A81.0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2A81.1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2A90.7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2B33.0急性白血病,不可归类在他处者2A84.2μ重链病2A85.3胃或皮肤以外的结外边缘区淋巴瘤2A70.0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或淋巴瘤,不可归类在他处者2A20.00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急变期2B31.0幼年性黄色肉芽肿2A20.5非肥大细胞骨髓增殖性肿瘤,不能分类2A20.03Naegeli型单核细胞白血病HIV感染临床4期合并疟疾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HIV感染临床4期合并疟疾是指在HIV/AIDS发展至其晚期阶段(即免疫系统已经严重受损,CD4+ 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下降)时,患者同时并发疟疾感染的情况。此时,患者的免疫功能极度低下,易于受到各种机会性感染的影响,而疟疾作为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在免疫抑制状态下更加容易发生且症状更为严重。
病因学特征
-
HIV感染进展机制:
- HIV病毒通过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中的关键成分—CD4+ T细胞,导致机体防御能力下降。当CD4+ T细胞数量降至极低水平(通常<200个/μL),标志着疾病进入临床4期,此时患者更容易遭受多种病原体侵袭。
- 病毒持续复制过程中产生的炎症反应亦可间接影响其他器官系统的正常功能,进一步削弱身体抵抗力。
-
疟疾感染途径与特点:
- 由蚊子(主要是按蚊属)叮咬传播给人类的疟原虫引起。常见类型包括恶性疟、间日疟等。
- 在HIV感染者体内,由于免疫监视作用减弱,疟原虫能够更轻易地逃避宿主免疫应答,从而导致更频繁或严重的疟疾发作。
- 疟疾不仅直接损害红细胞,还可能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加重已有并发症如肺部感染、神经系统损伤等,并加速艾滋病进程。
病理机制
-
双重感染对机体影响:
- HIV和疟疾共同作用下,免疫抑制状态加剧,使机体难以清除病原体,形成恶性循环。
- 持续存在的高负荷疟原虫感染增加了贫血风险,而贫血本身又是HIV进展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二者相互促进,恶化患者预后。
-
特异性表现:
- 高热、寒战、出汗等症状比单纯疟疾患者更为剧烈频繁。
- 出现非典型临床表现的可能性增大,例如肝脾肿大、消化道出血等。
- 由于免疫力降低,即使使用标准抗疟药物治疗,也容易出现复发或治疗失败情况。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典型疟疾症状:周期性的发热伴寒战、出汗;部分病例可能出现意识障碍、黄疸、腹痛等复杂表现。
- HIV相关症状:体重减轻、反复腹泻、皮肤病变、神经精神异常等。
- 两者叠加可能导致病情复杂化,增加诊断难度。
参考文献: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防治指南》、《中华传染病杂志》关于HIV与疟疾共感染的研究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