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病毒性肝炎,未特指的Unspecified Acute viral hepatitis
编码1E50.Z
关键词
索引词Acute viral hepatitis、急性病毒性肝炎,未特指的、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急性肝炎NOS、急性病毒性肝炎,非甲非乙型NEC、非甲非乙型病毒性肝炎
缩写急性肝炎
别名急性病毒性肝炎未特指、急性肝炎未特指、Acute-Viral-Hepatitis-NOS
急性病毒性肝炎,未特指的 (1E50.Z) 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病毒标志物检测:
- 血清中检出特定肝炎病毒标志物(如抗HAV-IgM、HBsAg、抗HCV-IgM等),可明确病原体类型。
- 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如HBV DNA、HCV RNA),适用于窗口期或抗体检测阴性病例。
- 病毒标志物检测: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肝功能异常:
- ALT和/或AST ≥ 10倍正常值上限(ULN),且以ALT升高为主。
- 总胆红素(TBIL)≥ 2×ULN(黄疸型病例)。
- 急性病程特征:
- 病程 ≤ 6个月,且无慢性肝病病史(如肝硬化、肝癌)。
- 肝功能异常: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典型症状:乏力、食欲减退、黄疸、肝区压痛(至少满足2项)。
- 影像学证据:超声显示肝脏肿大(肝右叶斜径 ≥ 14 cm)或肝实质回声增粗。
- 流行病学史:
- 甲型/戊型肝炎:发病前2-6周有生食贝类、不洁饮水史。
- 乙型/丙型肝炎:6个月内曾接受输血、侵入性医疗操作或高危性行为。
二、辅助检查项目树
辅助检查体系
├── 实验室检查
│ ├── 肝功能检测(ALT/AST、TBIL/DBIL、ALB、PT)
│ ├── 病毒血清学(抗HAV-IgM、HBsAg、抗HCV-IgM、抗HEV-IgM)
│ └── 病毒核酸检测(HBV DNA、HCV RNA)
├── 影像学检查
│ ├── 腹部超声(评估肝脏形态、胆道系统)
│ └── CT/MRI(复杂病例鉴别诊断)
└── 病理学检查(特殊病例)
└── 肝活检(排除自身免疫性肝炎或药物性肝损伤)
判断逻辑
-
肝功能检测:
- ALT/AST比值:ALT > AST提示病毒性肝炎,AST > ALT需警惕酒精性肝病或肝硬化。
- 胆红素升高模式:结合胆红素占比 > 50%支持胆汁淤积性损伤,需排除胆道梗阻。
-
病毒标志物检测:
- 抗HAV-IgM阳性:确诊甲型肝炎,无需进一步分型检测。
- HBsAg阳性+抗HBc-IgM阳性:急性乙型肝炎核心诊断依据。
- 抗HCV-IgM阴性但HCV RNA阳性:提示急性丙型肝炎窗口期。
-
影像学评估:
- 超声显示胆囊壁增厚:高度提示病毒性肝炎(特异性 > 80%)。
- CT发现肝门淋巴结肿大:需与淋巴瘤、转移癌鉴别。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测项目 | 正常参考值 | 异常意义 |
---|---|---|
ALT | 5-40 U/L | > 400 U/L提示急性肝细胞坏死,> 1000 U/L需排除缺血性肝炎或中毒性肝损伤 |
AST | 8-40 U/L | AST/ALT > 2提示酒精性肝病或肝硬化 |
总胆红素(TBIL) | 3.4-20.5 μmol/L | > 34.2 μmol/L(2 mg/dL)定义为显性黄疸,结合ALT升高提示肝细胞性黄疸 |
凝血酶原时间(PT) | 11-13.5秒 | 延长 > 3秒提示肝合成功能严重受损,需评估肝衰竭风险 |
抗HAV-IgM | 阴性 | 阳性可确诊急性甲型肝炎,灵敏度 > 95% |
HBV DNA | < 20 IU/mL | > 20 IU/mL提示HBV活跃复制,需结合HBsAg判断急性/慢性感染 |
HCV RNA | 未检出 | 阳性可确诊丙型肝炎感染,窗口期较抗体检测缩短2-4周 |
四、诊断流程要点
- 初步筛查:对ALT > 200 U/L且排除药物/酒精因素者,立即检测肝炎病毒标志物。
- 分型诊断:
- 甲型/戊型肝炎:优先检测IgM抗体(发病1周内检出率 > 90%)。
- 乙型/丙型肝炎:同步检测抗原/抗体及病毒载量(避免窗口期漏诊)。
- 未分型病例处理:
- 若所有病毒标志物阴性,需排查EB病毒、CMV等非嗜肝病毒感染。
- 建议4-6周后复查血清学(部分抗体产生延迟)。
参考文献:
- 世界卫生组织(WHO)《病毒性肝炎诊断指南》(2023版)
-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急性病毒性肝炎诊疗专家共识》
- 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急性肝损伤管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