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巨细胞病毒病Other specified Cytomegaloviral disease
编码1D82.Y
关键词
索引词Cytomegaloviral disease、其他特指的巨细胞病毒病、巨细胞病毒引起的肺炎、CMV[巨细胞病毒]肺炎、巨细胞包涵体病毒肺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巨细胞性包涵体病引起的肺炎、巨细胞病毒肺炎、巨细胞病毒性食管炎、CMV食管炎、CMV[巨细胞病毒]食管炎、巨细胞病毒性多神经病(变)、巨细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膜炎、巨细胞病毒性脑炎、CMV[巨细胞病毒]脑炎、人类疱疹病毒5型脑炎、巨细胞病毒引起的脊髓炎、巨细胞病毒性泪腺炎
缩写CMV、HCMV
别名巨细胞病毒感染、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巨细胞包涵体病毒感染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临床表现
CA40.1 病毒性肺炎
CA40.1Y其他特指的病毒性肺炎CA40.1Z未特指的病毒性肺炎CA40.12副流感病毒引起的肺炎CA40.10腺病毒引起的肺炎CA40.11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肺炎CA40.13人类偏肺病毒引起的肺炎CA40.13病毒性脊髓炎1E50 急性病毒性肝炎
1E50.3急性丁型肝炎1E50.Y其他特指的急性病毒性肝炎1E50.Z急性病毒性肝炎,未特指的1E50.1急性乙型肝炎1E50.2急性丙型肝炎1E50.4急性戊型肝炎1E50.0急性甲型肝炎1C8E 病毒性脑膜炎,不可归类在他处者
1C8E.Y其他特指的病毒性脑膜炎,不可归类在他处者1C8E.Z未特指的病毒性脑膜炎,不可归类在他处者1C8E.2腺病毒性脑膜炎1C8E.1肠病毒性脑膜炎8C03 其他继发性多神经病
8C03.2肿瘤性疾病所致多神经病8C03.3营养缺乏引起的多神经病8C03.Y其他特指的继发性多神经病8C03.Z其他继发性多神经病,未特指的8C03.1感染性疾病所致多神经病8C03.0糖尿病性多神经病8C03.4系统性结缔组织病引起的多神经病8C03.4其他特指的感染性食管炎8C03.4泪腺感染DC31 急性胰腺炎
DC31.0急性特发性胰腺炎DC31.1急性酒精性胰腺炎DC31.5慢性胰腺炎急性加重DC31.2急性胆源性胰腺炎DC31.Y其他特指的急性胰腺炎DC31.Z未特指的急性胰腺炎DC31.3急性药物性胰腺炎DC31.4遗传性急性胰腺炎DC31.4病毒性脑炎,不可归类在他处者关联情况
1C6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未提及是否合并结核病或疟疾
1C62.30卡波西肉瘤合并人免疫缺陷病毒病,未提及是否合并结核病或疟疾1C62.2HIV感染临床3期未提及是否合并结核病或疟疾1C62.Z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未提及合并症,临床分期未特指1C62.1HIV感染临床2期未提及是否合并结核病或疟疾1C62.3HIV感染临床4期未提及是否合并结核病或疟疾1C62.3Y其他特指的HIV感染临床4期未提及是否合并结核病或疟疾1C62.3Z未特指的HIV感染临床4期未提及是否合并结核病或疟疾1C62.0HIV感染临床1期未提及是否合并结核病或疟疾1C60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合并结核病
1C60.3HIV感染临床4期合并结核病1C60.3Y其他特指的HIV感染临床4期合并结核病1C60.3Z未特指的HIV感染临床4期合并结核病1C60.1HIV感染临床2期合并结核病1C60.0HIV感染临床1期合并结核病1C60.ZHIV感染合并结核病,临床分期未特指1C60.30艾滋病相关卡波西肉瘤合并结核病1C60.2HIV感染临床3期合并结核病1C6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合并疟疾
1C61.0HIV感染临床1期合并疟疾1C61.1HIV感染临床2期合并疟疾1C61.30艾滋病相关卡波西肉瘤合并疟疾1C61.Z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合并疟疾,临床分期未特指1C61.3HIV感染临床4期合并疟疾1C61.3Y其他特指的HIV感染临床4期合并疟疾1C61.3Z未特指的HIV感染临床4期合并疟疾1C61.2HIV感染临床3期合并疟疾其他特指的巨细胞病毒病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其他特指的巨细胞病毒病是由人类疱疹病毒5型(Human Herpesvirus 5, HHV-5),即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引起的感染性疾病。CMV能够感染人体多个器官系统,包括但不限于肺、肝、食管、神经系统等。这种病毒感染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中可能仅引起轻微或无症状,但在免疫抑制患者中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病因学特征
-
病毒特性:
- 巨细胞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是一种DNA病毒,具有潜伏-再激活的特点。
- 病毒通过唾液、尿液、血液、母婴垂直传播和性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
- 在免疫抑制状态下(如器官移植受者、HIV/AIDS患者),病毒可被激活并引发全身性感染。
-
宿主因素:
- 免疫功能低下是主要的风险因素之一。例如,HIV感染、器官移植术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恶性肿瘤接受化疗等情况。
- 某些未控制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晚期慢性肾病)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病理机制
-
病毒侵入与复制:
- CMV通过结合特定的细胞表面受体(如EGFR)进入靶细胞,并在细胞核内进行基因组复制。
- 感染后,病毒编码多种蛋白质调控宿主细胞周期,促进病毒复制。
-
多器官损害:
- 肺部:CMV肺炎以间质性肺炎为主,导致呼吸困难、发热和干咳。
- 肝脏:急性肝炎伴肝细胞坏死,表现为黄疸和转氨酶升高。
- 食管:溃疡性食管炎引起吞咽疼痛和困难。
- 神经系统:脑炎或脊髓炎可导致头痛、意识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
- 眼部:视网膜炎表现为视力下降、飞蚊症,严重者可致失明。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肺部感染:发热、干咳、呼吸急促、低氧血症。
- 肝脏损害:黄疸、肝区压痛、转氨酶显著升高。
- 消化道症状: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食管炎)。
- 神经系统病变:头痛、意识模糊、局灶性神经体征(如偏瘫)。
- 眼部症状:视力模糊、飞蚊症、视野缺损。
参考文献:病毒学及免疫学病理机制研究(如《Fields Virology》)、流行病学监测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