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Mumps
编码1D80
子码范围1D80.0 - 1D80.Y
关键词
索引词Mumps、流行性腮腺炎
缩写流腮
别名传染性腮腺炎、耳下腺炎、痄腮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临床表现
GA07 输卵管炎和卵巢炎
GA07.Z未特指的输卵管炎和卵巢炎GA07.0急性输卵管炎和卵巢炎GA07.1慢性输卵管炎和卵巢炎GA07.1麻疹并发脑膜炎GB02 睾丸炎或附睾炎
GB02.0睾丸炎、附睾炎或附睾睾丸炎伴脓肿GB02.Z未特指的睾丸炎或附睾炎GB02.1睾丸炎、附睾炎或附睾睾丸炎,不伴脓肿GB02.1感染性疾病所致多神经病GB02.1肾炎综合征GB02.1泪腺感染GB02.1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脑膜炎 炎性关节病
FA22风湿性多肌痛FA27某些特指的炎性关节病FA27.Y其他特指的炎性关节病FA20.1血清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FA27.3一过性滑膜炎FA24.3附着点炎相关性幼年特发性关节炎FA21.0银屑病性脊柱关节炎FA25.12酶缺陷或遗传病引起的痛风性关节病FA24幼年特发性关节炎FA24.Y其他特指的幼年特发性关节炎FA24.Z未特指的幼年特发性关节炎FA24.1多关节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FA24.2银屑病性幼年特发性关节炎FA20.0血清阳性类风湿性关节炎FA25.11药物性痛风FA24.01少关节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扩展性FA24.00少关节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持续性FA26.1羟基磷灰石沉积病FA27.4间歇性关节积水FA26某些特指的晶体性关节病FA26.Y其他特指的晶体性关节病FA26.Z未特指的晶体性关节病FA25.0原发性痛风FA24.0少关节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FA24.0Z少关节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发病情况未特指FA27.1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FA26.2软骨钙化症FA27.0Kashin-Beck病FA25.10铅性痛风FA25痛风FA2Z未特指的炎性关节炎FA27.2复发性风湿病FA24.4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FA25.2痛风,未特指为原发性或继发性FA25.2Y其他特指的痛风,未特指为原发性或继发性FA25.2Z未特指的痛风FA23成人型Still病FA20类风湿性关节炎FA20.Z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清学未特指FA25.1继发性痛风FA25.1Y其他特指的继发性痛风FA25.1Z未特指的继发性痛风FA26.0脱水焦磷酸钙沉积病FA25.20痛风石FA21银屑病性关节炎FA21.Y其他特指的银屑病性关节炎FA21.Z未特指的银屑病性关节炎FA21.Z关节病毒感染FA21.Z感染性心肌炎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特征是腮腺非化脓性炎症和腮腺区肿痛。该疾病属于ICD-11编码1D80类目下的实体类目,归类于某些感染性疾病或寄生虫病章节下的某些其他病毒病板块。腮腺炎病毒感染者及患者为传染源,在腮腺肿大前7天至肿大后9天内传染性最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1至15岁的少年儿童,且每年冬春季节高发。
病因学特征
-
病毒特性:
-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 MuV)属于副粘液病毒科(Paramyxoviridae),是一种单股负链RNA病毒。
- 该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行传播。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侵袭唾液腺(尤其是腮腺),并可进一步扩散至全身多个器官系统。
-
宿主免疫反应:
- 感染初期,病毒在上呼吸道黏膜细胞中复制,随后经由淋巴循环播散至局部淋巴结,引起短暂的病毒血症阶段。
- 在此期间,机体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机制,包括产生针对MuV的IgM、IgA及IgG抗体,其中IgG型抗体对于长期免疫保护至关重要。
- 免疫力低下者如婴幼儿、老年人以及免疫力受损个体更易感染,并可能出现较重症状。
-
多器官受累:
- 虽然腮腺是最常见的受累部位,但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亦可侵犯睾丸、卵巢、胰腺、肠浆液造酶腺、胸腺、甲状腺等腺体组织,甚至脑、脑膜、肝脏及心肌等脏器。
- 这种广泛的组织亲和力导致了本病多样化的临床表现,从轻微的腮腺肿胀到严重的并发症不等。
病理机制
-
局部病变:
- 病毒感染引发腮腺导管上皮细胞损伤,继而出现炎症细胞浸润、水肿及血管通透性增加,最终导致腮腺显著肿胀和疼痛。
- 组织学检查可见腺泡结构破坏、间质充血及淋巴细胞聚集现象。
-
全身影响:
- 当病毒突破局部屏障进入血液循环时,可以引起暂时性的病毒血症,使得远端器官也受到波及。
- 特别地,当神经系统被累及时,可表现为无菌性脑膜炎或脑炎;男性患者则有较高风险并发睾丸炎,进而影响生育能力。
临床表现
- 潜伏期:一般为14~24日,平均18天。
- 前驱症状:多数病例起病急骤,伴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非特异性全身不适症状。
- 典型体征:
- 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逐渐增大,触之柔软但有压痛感,表面皮肤紧张发亮但无红斑。
- 腮腺肿胀通常持续4~7天后逐渐消退,部分患儿可能仅表现为轻度肿胀而不伴明显疼痛。
- 并发症相关表现:
- 睾丸炎/卵巢炎:青春期后的男性或女性患者可能会出现相应生殖器官区域的疼痛与肿胀。
- 脑膜脑炎: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
- 胰腺炎:腹痛、恶心、呕吐,严重时可伴有黄疸。
参考文献:上述内容综合自丁香园、新浪网及简阳市人民医院提供的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