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皮肤或黏膜梅毒Late syphilis of skin or mucous membranes

更新时间:2024-10-12 14:01:01
编码1A62.22

关键词

索引词Late syphilis of skin or mucous membranes、晚期皮肤或黏膜梅毒、结节梅毒疹、梅毒瘤、梅毒性树胶肿
缩写晚期梅毒、三期梅毒
别名皮肤或黏膜晚期梅毒、晚期皮肤梅毒、晚期黏膜梅毒

晚期皮肤或黏膜梅毒(1A62.22)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1. 皮肤损害

    • 结节性梅毒疹:表现为坚硬、无痛性的红棕色丘疹或结节,逐渐增大并融合成块。常见于面部、躯干、背部及四肢伸侧等区域(高,70%-90%)。
    • 树胶肿:表现为豌豆至核桃大小的暗红色或铜红色硬结,表面可能呈现疣状改变,中央常有坏死现象,愈合后遗留瘢痕(中,50%-70%)。
  2. 黏膜损害

    • 溃疡或糜烂面:广泛分布的小溃疡或糜烂面,易出血且不易愈合(中,40%-60%)。
  3. 伴随症状

    • 全身不适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度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不适感(低,10%-30%)。
    • 疼痛:树胶肿通常无痛,但在继发感染时可能出现局部疼痛(较少见,10%-20%)。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1. 皮肤损害

    • 结节性梅毒疹:可见红棕色丘疹或结节,边界清晰,质地坚硬(高,70%-90%)。
    • 树胶肿:圆形或多环形的有凿缘溃疡,伴有稠厚的分泌物,愈合后遗留瘢痕(中,50%-70%)。
  2. 黏膜损害

    • 溃疡或糜烂面:广泛分布的小溃疡或糜烂面,易出血且不易愈合(中,40%-60%)。
  3. 其他体征

    • 淋巴结肿大:局部淋巴结肿大,但通常不痛(低,10%-30%)。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1. 病原学检测

    • 血清学试验: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如TPPA(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Assay)和FTA-ABS(Fluorescent Treponemal Antibody Absorption Test)(阳性率:约95%-100%)。
    • 非特异性抗体:RPR(Rapid Plasma Reagin)或VDRL(Venereal Disease Research Laboratory)滴度升高(阳性率:约70%-80%)。
  2. 病理检查

    • 组织活检:可见典型的肉芽肿性病变,包括淋巴细胞、浆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的浸润(检出率:约90%-95%)。
  3. 影像学表现

    • X线或CT:对于骨骼受累的患者,可显示骨膜炎、骨质破坏等(异常率:约70%-80%)。
    • MRI:对于神经系统受累的患者,可显示脑脊髓液炎症反应(异常率:约60%-70%)。

注: 临床表现因个体差异而异,免疫抑制患者病情进展更快,坏死性病变更广泛。未经治疗的晚期梅毒可能导致严重的多系统损害。确诊和治疗应遵循临床指南,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