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补体系统缺陷Other specified Defects in the complement system
编码4A00.1Y
关键词
索引词Defects in the complement system、其他特指的补体系统缺陷、补体成分C3缺乏、D因子缺乏引起的复发性奈瑟菌感染、补体成分C4b结合蛋白缺乏、伴CD46缺乏的免疫缺陷病、膜辅助因子蛋白缺乏、膜辅助蛋白缺乏、伴衰变加速因子缺乏的免疫缺陷病、CHAPLE综合征、免疫缺陷,伴DAF[衰变加速因子]缺乏、伴CD55缺乏的免疫缺陷病、伴H因子异常的免疫缺陷病、伴I因子异常的免疫缺陷病、伴备解素缺乏的免疫缺陷病、伴CD59缺乏的免疫缺陷病、伴MASP-2缺乏的免疫缺陷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丝氨酸蛋白酶2缺乏、伴MBL[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缺乏的免疫缺陷病、MBP[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缺乏症、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缺乏症、甘露糖结合蛋白缺乏、伴纤凝胶蛋白-3缺乏的免疫缺陷病、补体激活或激肽代谢紊乱引起的血管性水肿
缩写补体系统缺陷、CSD
别名其他指定的补体系统障碍、其他特定的补体系统功能不全
其他特指的补体系统缺陷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其他特指的补体系统缺陷是指那些在补体系统中特定成分(如C3、D因子、C4b结合蛋白等)或调节蛋白(如CD46、膜辅助因子蛋白等)出现遗传性缺乏或功能异常,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的一类疾病。这些缺陷通常遵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少数为显性遗传,而某些类型(如备解素缺乏症)则属于X连锁隐性遗传。这类缺陷可影响补体系统的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病原体识别、清除、炎症调节以及对自身组织的保护。
病因学特征
-
遗传基础:
- 绝大多数补体系统缺陷遵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少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某些特定类型如备解素缺乏症则属于X连锁隐性遗传。
- 缺陷可能涉及补体固有成分、调节蛋白或是受体分子编码基因突变。
-
病理生理机制:
- 免疫防御减弱:补体系统的完整对于抵御微生物感染至关重要。当某个或某些补体成分缺失时,患者容易遭受反复细菌感染,尤其是对奈瑟氏球菌敏感度增加。
- 自身免疫风险增加:部分类型的补体缺陷可能导致异常激活自身免疫反应,例如C1抑制剂缺乏引起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或早期经典途径成分缺陷(如C1q/C2/C4)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率升高相关。
- 炎症调控失衡:补体功能障碍可导致局部或全身炎症状态异常,如调节蛋白缺陷引起的补体过度活化。
具体类型及其特点
- 补体成分C3缺乏:C3是补体系统的核心成分,其缺乏会导致经典/旁路/凝集素途径功能障碍,患者易患化脓性细菌感染。
- D因子缺乏引起的复发性奈瑟菌感染:D因子为旁路途径限速酶,其缺乏显著增加脑膜炎奈瑟菌感染风险。
- 补体成分C4b结合蛋白缺乏:C4b结合蛋白通过抑制C3转化酶调控经典途径,其缺乏可能导致补体过度活化。
- 伴CD46缺乏的免疫缺陷病:CD46(膜辅因子蛋白)保护宿主细胞免受补体攻击,其缺乏可增加病毒易感性及血栓性微血管病风险。
- 膜辅助因子蛋白缺乏:同CD46缺乏,可导致补体介导的细胞损伤。
- CHAPLE综合征:由CD55(衰变加速因子)缺乏引起,特征为补体过度活化、蛋白丢失性肠病及血管性水肿。
- 伴CD55缺乏的免疫缺陷病:CD55缺乏亦可导致慢性溶血(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样表现)及胃肠道病变。
- 伴H因子异常的免疫缺陷病:H因子缺陷导致旁路途径失控,与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相关。
- 伴I因子异常的免疫缺陷病:I因子缺陷使C3持续消耗,增加感染及肾小球疾病风险。
- 伴备解素缺乏的免疫缺陷病:X连锁隐性遗传,显著增加奈瑟菌感染风险。
-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丝氨酸蛋白酶2缺乏:影响凝集素途径激活,增加儿童期反复感染概率。
- 伴MBL[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缺乏的免疫缺陷病:MBL缺陷削弱病原体识别能力,尤其增加婴幼儿感染风险。
- 纤凝胶蛋白-3缺乏:影响凝集素途径功能,导致免疫防御下降。
病理机制
补体系统通过三条主要途径(经典途径、旁路途径和凝集素途径)激活后发挥效应。任一成分或调节蛋白的功能异常均可破坏补体级联反应平衡,导致病原清除缺陷、自身组织损伤或炎症反应失调。
临床表现
- 感染倾向增强:反复化脓性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或病毒/真菌感染。
- 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等。
- 血管性水肿:C1抑制剂缺乏或CD55缺陷均可引发突发性黏膜肿胀。
- 血栓性微血管病:H因子/I因子异常可表现为溶血尿毒综合征。
- 慢性炎症或器官损伤:如CHAPLE综合征的肠道蛋白丢失。
参考文献:上述信息基于公开发布的医学教育资源整理而成,包括但不限于《中国临床医学杂志》及相关专业网站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