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严重过敏反应Other specified Anaphylaxis
编码4A84.Y
关键词
索引词Anaphylaxis、其他特指的严重过敏反应、乳胶诱发全身过敏反应、乳胶引起的全身过敏反应、乳胶性全身过敏反应、乳胶诱发严重过敏反应、血清引起的过敏性休克、血清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作为输血的并发症、立即血清反应、预防接种后过敏性休克、血清引起的过敏反应、血清过敏反应、血清输血并发过敏性休克
缩写严重过敏反应、过敏反应
别名急性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
其他特指的严重过敏反应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特定过敏原暴露史:明确接触已知高危过敏原(乳胶、血清制剂、输血血液制品、疫苗佐剂等)后立即出现典型全身反应(≤2小时)。
- 多系统器官受累证据:同时满足皮肤黏膜症状(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及至少一个系统损害(呼吸/循环/消化/神经)。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突发性全身反应(暴露后数分钟至2小时内):
- 皮肤黏膜症状:广泛荨麻疹(>50%体表面积)或面部/喉部水肿。
- 循环系统障碍:收缩压<90 mmHg或较基线下降≥30%。
- 呼吸系统损害:喘鸣、喉头水肿或SpO₂<92%(未吸氧)。
- 排除其他休克病因:需排除心源性休克、脓毒症、哮喘持续状态等。
- 突发性全身反应(暴露后数分钟至2小时内):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血清类胰蛋白酶升高:症状出现1-2小时内>11.4 ng/mL(正常<11.4 ng/mL)或较基线升高≥20%。
- 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针对触发物(如乳胶、疫苗成分)的sIgE>0.35 kUA/L。
- 暴露史吻合:近期输血/接种史或职业性乳胶接触(如医护人员)。
-
阈值标准:
- 确诊:满足金标准+必须条件。
- 高度疑似:满足必须条件+任意两项支持条件。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B A[初步评估] --> B[生命体征监测] A --> C[皮肤黏膜检查] A --> D[气道评估]
B --> E[血压/心率持续监测] C --> F[荨麻疹范围量化] D --> G[喉镜查喉头水肿]
H[实验室检查] --> I[血清类胰蛋白酶] H --> J[过敏原sIgE] H --> K[血常规+嗜酸粒细胞]
L[影像学检查] --> M[胸部X线] L --> N[超声心动图]
O[急性期后检测] --> P[皮肤点刺试验] O --> Q[组分解析诊断CRD]
判断逻辑:
- 生命体征监测:收缩压<90 mmHg或心率>120次/分提示循环衰竭,需立即肾上腺素治疗。
- 血清类胰蛋白酶:>11.4 ng/mL支持肥大细胞激活(采样需在症状出现1-2小时内)。
- 胸部X线:肺水肿或肺浸润征象(20%-40%阳性)提示呼吸系统严重受累。
- 皮肤点刺试验:急性期后4-6周进行,阳性结果(风团直径>3mm)明确过敏原,但需结合sIgE。
- 组分解析诊断(CRD):区分交叉反应组分(如疫苗中的卵清蛋白),指导未来规避策略。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血清类胰蛋白酶:
- 异常值:>11.4 ng/mL(急性期)
- 意义:确诊肥大细胞脱颗粒,特异性>95%。需在症状出现后1-2小时及恢复期(24-48小时)双时间点检测。
-
过敏原特异性IgE:
- 异常值:>0.35 kUA/L
- 意义:
- 乳胶sIgE阳性:提示乳胶过敏风险,需避免医疗手套等制品。
- 马血清sIgE阳性:禁用动物源抗毒素(如破伤风马血清)。
-
血常规:
- 白细胞升高(>10×10⁹/L):提示炎症反应,但非特异性。
- 嗜酸粒细胞正常:急性期常不升高,可与嗜酸细胞增多症鉴别。
-
动脉血气分析:
- PaO₂<60 mmHg:需紧急气管插管,提示严重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痉挛。
- 乳酸>2 mmol/L:反映组织低灌注,预示休克恶化风险。
四、诊断路径总结
- 核心:结合暴露史+突发多系统症状+血压骤降三联征。
- 关键检查:急性期血清类胰蛋白酶(金标准支持)与sIgE(过敏原确认)。
- 禁忌:急性期避免皮肤试验(可能加重反应),恢复期完善组分解析诊断。
参考文献:
- WAO《严重过敏反应指南(2020修订版)》
- EAACI《过敏原特异性诊断立场声明》
-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严重过敏反应诊疗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