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上尿路结石Unspecified Calculus of upper urinary tract
编码GB70.Z
关键词
索引词Calculus of upper urinary tract、未特指的上尿路结石、上尿路结石、尿石、泌尿道结石NOS、尿路结石、未特指的泌尿系结石、泌尿道结石、尿石症、尿路结石 [possible translation]、泌尿系结石 [possible translation]、泌尿系结石、结石性无尿、结石性肾盂炎、复发性结石性肾盂炎、结石性肾盂肾炎、复发性结石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炎伴结石、慢性肾盂肾炎伴结石、药物性尿石症、茚地那韦结石、嵌顿性结石性肾盂炎、嵌顿性结石性肾盂肾炎、嵌顿性泌尿系结石、泌尿道结石嵌顿、嵌顿性尿路结石
缩写UTS
别名上尿路尿石症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位侧
--
单侧,未特指--
左侧--
双侧--
右侧临床表现
--
机械性因素引起的慢性内脏痛关联情况
1F86 血吸虫病
1F86.5
血吸虫性肺炎1F86.2
日本血吸虫病1F86.Z
未特指的或未知血吸虫种类的血吸虫病1F86.0
埃及血吸虫病1F86.3
其他血吸虫病1F86.4
尾蚴性皮炎1F86.1
曼氏血吸虫病PL13 与暴露于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相关的损伤或伤害的方式
PL13.0
物质过量作为损伤或伤害的方式PL13.2
在正确用药或剂量范围内与药物有关的损伤或伤害作为损伤或伤害的方式PL13.9
具有交互作用的药或药品作为损伤或伤害的方式PL13.51
用药频率不正确,作为损伤的方式PL13.Y
其他特指的与暴露于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相关的损伤或伤害的方式PL13.Z
未特指的与暴露于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相关的损伤或伤害的方式PL13.3
药品不正确作为损伤或伤害的方式PL13.50
用药途径不正确,作为损伤的方式PL13.5
不正确用药,作为损伤的方式PL13.5Y
其他特指的不正确用药,作为损伤的方式PL13.5Z
未特指的不正确用药,作为损伤的方式PL13.52
用药时间不正确,作为损伤的方式PL13.A
不适当地停止或中止用药作为损伤或伤害的方式PL13.53
用药疗程不正确,作为损伤的方式PL13.6
已知为变应原[过敏原]的药剂或药品作为损伤或伤害的方式PL13.1
剂量不足作为损伤或伤害的方式PL13.7
已知为病人禁忌使用的药剂或药品作为损伤或伤害的方式PL13.8
过期或变质的药剂或药品作为损伤或伤害的方式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物质
PL00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PL0Z
在治疗中使用与损伤或损害有关的物质,未特指的PL01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补充或传统药物PL01.Y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其他特指的补充或传统药物PL01.Z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未特指的补充或传统药物PL01.1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补充或传统药物:膳食补充剂、维生素或矿物质PL01.0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补充或传统药物:草药制剂或药方PL01.2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补充或传统药物:不可归类在他处的补充或传统药物未特指的上尿路结石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未特指的上尿路结石是指位于肾或输尿管内,但具体位置或类型尚未明确的结石。这类结石主要由尿液中的矿物质结晶沉积形成,常见于尿液浓缩、尿量减少或某些矿物质排泄增加的情况下。结石的组成可以是钙、草酸、镁、胱氨酸和磷酸盐等矿物质。未特指的上尿路结石的存在可能会导致血尿、排尿困难以及侧腹、下腹或腹股沟疼痛等症状。
病因学特征
-
代谢异常机制:
- 高钙血症:可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引起,使血钙升高,肾脏排泄钙增多,钙盐易在尿路沉积形成结石。
- 尿酸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患者因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容易形成尿酸结石。
- 胱氨酸尿症: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由于肾小管对胱氨酸重吸收障碍,导致尿中胱氨酸含量增高而形成结石。
-
局部因素:
- 尿路解剖结构异常:如肾盏憩室,这种结构会导致尿液滞留,从而促进结石形成。
- 感染:某些细菌(如变形杆菌)能分解尿素产生氨,改变尿pH值,有利于磷酸镁铵结石的形成。
-
饮食与生活习惯:
- 高蛋白、高盐分及低纤维膳食模式会增加尿钙、尿酸排泄,同时降低尿液pH值,促进结石形成。
- 缺乏足够的水分摄入使得尿液过于浓缩,增加了结石形成的概率。
-
药物相关:
-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例如磺胺类抗生素、维生素D过量补充等,也可能诱发特定类型的结石生成。
-
地理环境及其他因素:
- 生活在干旱地区或者炎热季节时,人们往往出汗多而饮水不足,易于出现脱水状态,进而促使结石形成。
- 家族遗传倾向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部分人群可能因基因背景更容易发生上尿路结石。
病理机制
-
尿路阻塞:
- 结石堵塞了肾盂出口或输尿管某段,阻碍了正常尿流排出,造成急性梗阻现象。这不仅会导致剧烈疼痛(肾绞痛),还可能引发肾积水等问题。
-
感染并发症:
- 未及时处理的结石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生长环境,容易并发尿路感染。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败血症风险。
-
组织损伤:
- 反复移动的小结石或较大固定不动的结石会对尿路上皮细胞造成机械性损伤,长期刺激可能导致慢性炎症反应,影响肾脏功能。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疼痛:典型表现为阵发性剧痛,常从腰部向腹部放射,并可沿大腿内侧向下延伸至外生殖器区域。
- 血尿:肉眼可见或显微镜下检查发现红细胞增多。
- 其他非特异性症状:恶心呕吐、尿频尿急等。
参考文献:基于以上搜索结果综合整理而成,具体来源包括但不限于杏林普康、大众养生网及天脉健康等专业医学信息平台提供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