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功能性膀胱疾患,其他方面未特指Other specified Functional bladder disorders, not otherwise specified
编码GC50.Y
关键词
索引词Functional bladder disorders, not otherwise specified、其他特指的功能性膀胱疾患,其他方面未特指
缩写NOS-Functional-Bladder-Disorders、其他特指功能性膀胱疾患-NOS
别名非特异性功能性膀胱问题、不明原因的膀胱功能异常、其他功能性膀胱病、其它特指功能性膀胱疾患、功能性膀胱障碍-其他方面未特指
其他特指的膀胱疾患(GC01.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
- 影像学确诊:通过膀胱造影/CT尿路成像证实存在解剖结构异常(如膀胱憩室、外翻或瘘管形成)。
- 组织病理学证据:膀胱活检显示特征性病理改变(如软斑病的Michaelis-Gutmann小体、白斑病的鳞状上皮化生)。
-
必须条件:
- 存在至少2项核心临床表现:
- 排尿功能障碍(尿流中断/费力排尿/残余尿量>50mL)
- 储尿期症状(尿急/尿频/夜尿≥2次)
- 解剖异常体征(可触及膀胱包块/尿道口畸形)
- 排除常见病因:
- 尿常规排除感染(白细胞<10/HPF且培养阴性)
- 膀胱镜排除肿瘤及结石
- 存在至少2项核心临床表现:
-
支持条件:
- 尿动力学符合以下至少1项:
- 逼尿肌过度活动(非自主收缩≥15cmH₂O)
- 膀胱顺应性下降(<20ml/cmH₂O)
- 排尿效率<50%
- 血清学指标:
- CRP>10mg/L提示慢性炎症
- 抗基底膜抗体阳性(特异性>90%提示间质性膀胱炎)
- 尿动力学符合以下至少1项: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一级检查
├─ 实验室检查
│ ├─ 尿常规+培养
│ ├─ 血清CRP/ESR
│ └─ 自身抗体检测
├─ 影像学检查
│ ├─ 超声(膀胱残余尿量)
│ ├─ CT尿路成像
│ └─ MRI盆底成像(复杂瘘管评估)
└─ 侵入性检查
├─ 膀胱镜+活检
└─ 尿动力学检查
判断逻辑:
-
超声检查:
- 残余尿量>100ml提示膀胱排空障碍,需进一步区分神经源性与机械性梗阻
- 膀胱壁厚度>5mm伴小梁形成提示长期高压排尿
-
尿动力学检查:
- 储尿期逼尿肌无抑制收缩→神经源性膀胱
- 排尿期低流率+高逼尿肌压力→膀胱出口梗阻
-
膀胱镜:
- 溃疡性病变需活检排除癌变
- 瘘管开口定位需联合染色试验(如亚甲蓝灌注)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正常范围 | 异常意义 |
---|---|---|
尿常规 | 白细胞<10/HPF | ≥10/HPF提示感染,但需培养确认;血尿需排除结石/肿瘤 |
尿培养 | 菌落<10³ CFU/ml | ≥10⁵ CFU/ml确诊感染,但需注意慢性膀胱炎可能表现为低菌落计数 |
血清CRP | <5mg/L | 持续>10mg/L提示慢性炎症过程(如间质性膀胱炎) |
尿NGF/Cr | <0.05ng/mg | ≥0.1ng/mg提示神经源性膀胱过度活动(敏感性82%,特异性79%) |
尿ATP | <3.5nmol/min | 升高提示嘌呤能信号异常(逼尿肌过度活动特征) |
四、诊断流程要点
- 初步评估:症状问卷(如ICIQ)结合排尿日记记录72小时排尿模式
- 分层检查:
- 非侵入性检查阴性→进行尿动力学评估
- 发现解剖异常→选择增强CT/MRI明确病变范围
- 鉴别诊断:
- 膀胱软斑病:需组织学证实含Michaelis-Gutmann小体
- Hinman综合征:尿动力学显示"矛盾性"括约肌收缩
参考文献:
- Wein AJ, et al. 《Campbell-Walsh Urology》12th Edition. 2020
- 《EAU Guidelines on Non-Neurogenic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2023
-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膀胱疾病诊疗指南》202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