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尿,A3级Albuminuria, Grade A3
编码GB42.1
关键词
索引词Albuminuria, Grade A3、白蛋白尿,A3级、尿白蛋白肌酐比>3mg/mmol、显性白蛋白尿、大量白蛋白尿、明显肾脏病变、大量蛋白尿、显性肾病、显著白蛋白尿、显著蛋白尿、严重性白蛋白尿
同义词albuminuria >30 mg/mmol creatinine、macroalbuminuria、overt albuminuria、overt nephropathy、overt proteinuria
缩写A3级白蛋白尿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具有病因
GB61 慢性肾脏病
GB61.1
慢性肾脏病2期GB61.2
慢性肾脏病3a期GB61.4
慢性肾脏病4期GB61.Z
慢性肾脏病,未特指分期GB61.3
慢性肾脏病3b期GB61.5
慢性肾脏病5期GB61.0
慢性肾脏病1期 糖尿病
5A13.2
胰腺外分泌疾病引起的糖尿病5A12
营养不良相关性糖尿病5A21.0
糖尿病性低血糖症不伴昏迷5A24
非控制性或不稳定性糖尿病5A11
2型糖尿病--
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5A2Y
糖尿病其他特指的急性并发症5A20.0
糖尿病高渗高血糖状态不伴昏迷5A13.1
胰岛素作用的遗传缺陷引起的糖尿病5A13.5
非特定免疫介导性糖尿病5A13.0
β细胞功能遗传缺陷引起的的糖尿病5A10
1型糖尿病5A14
糖尿病,未特指类型5A13.6
其他遗传综合征引起的的糖尿病5A13.3
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糖尿病5A20.1
糖尿病高渗高血糖状态伴昏迷5A21
糖尿病性低血糖5A21.Z
未特指的糖尿病性低血糖5A21.1
糖尿病性低血糖症伴昏迷5A22
糖尿病性酸中毒5A22.Y
其他特指的糖尿病性酸中毒5A22.Z
未特指的糖尿病性酸中毒5A23
糖尿病性昏迷5A13
糖尿病,其他特指类型5A13.Y
其他特指原因引起的糖尿病5A13.4
药物或化学物质引起的糖尿病5A20
糖尿病高渗高血糖状态5A20.Z
未特指的糖尿病高渗性高血糖状态5A22.2
糖尿病代谢性酸中毒5A22.0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不伴昏迷5A22.1
糖尿病乳酸酸中毒5A13.7
临床定义的亚型或综合征引起的糖尿病5A22.3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伴昏迷白蛋白尿,A3级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白蛋白尿,A3级(GB42.1)是指尿液中存在显著异常升高的白蛋白排泄,具体表现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30 mg/mmol。这一级别的白蛋白尿表明肾小球滤过屏障功能严重受损,通常提示肾脏疾病已进入显性蛋白尿期。通过24小时尿液收集或随机尿样本的定量分析,结合尿液肌酐浓度校正尿液稀释度变化,可准确评估白蛋白尿程度。
病因学特征
白蛋白尿,A3级的发生主要与肾小球结构完整性破坏相关,其病理基础是肾小球滤过屏障的选择性通透性改变,导致血浆白蛋白异常漏出。主要病因包括:
- 糖尿病肾病:长期高血糖通过多元醇通路激活、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积累等机制,引起足细胞脱落和基底膜增厚,最终导致肾小球滤过屏障崩解。
- 肾小球肾炎:免疫复合物沉积或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引发的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内皮细胞损伤和滤过孔径增大。
- 淀粉样变性:淀粉样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和基底膜沉积,通过物理挤压和细胞毒性作用破坏滤过屏障结构。
- 高血压性肾硬化:持续高血压引起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导致肾小球缺血性损伤和足细胞功能障碍。
- 系统性疾病累及肾脏:包括狼疮性肾炎、血管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遗传性肾病如Alport综合征等。
病理机制
-
肾小球滤过屏障破坏:
- 基底膜Ⅳ型胶原蛋白网络结构异常,阴离子电荷丢失,导致中等分子量蛋白质(如白蛋白)滤过量增加。
-
足细胞损伤:
- 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nephrin、podocin等)表达下调,导致细胞骨架结构紊乱和裂隙膜完整性破坏。
-
血流动力学改变:
- 肾小球内高压状态加剧蛋白滤过,同时通过机械应力激活足细胞凋亡通路。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典型表现为持续性泡沫尿,严重时可出现低蛋白血症相关症状(如凹陷性水肿),但约20%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
- 实验室评估:除ACR≥30 mg/mmol外,需结合尿蛋白电泳(确认白蛋白占比>80%)、血清白蛋白水平及eGFR进行分期诊断。注意排除直立性蛋白尿等生理性因素。
参考文献:上述信息基于专业医学网站及相关研究资料整理而成,旨在提供关于白蛋白尿,A3级的基础知识概述。对于更深入的理解,请查阅相关学术论文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