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米地坦Lasmiditan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M7P17

核心定义

一、药物基本属性

  • 药品分类
    化学药品(选择性5-HT1F受体激动剂,属偏头痛急性治疗药物)
  • 来源与性状
    拉米地坦为人工合成的小分子化合物,化学名为半琥珀酸拉米地坦,剂型为口服片剂,具有中枢神经系统渗透性。其开发基于针对三叉神经通路中5-HT1F受体的靶向作用机制,区别于传统曲普坦类药物的血管收缩效应。
  • 管理级别
    非管制处方药(Rx-G)
    原因:未涉及麻醉、精神类成分或毒性/放射性风险,属于需医生处方的常规管理药物。
  • 临床价值
    精准干预药(P)
    原因:针对特定患者群体(尤其存在心血管疾病风险或对曲普坦类药物不耐受者),通过选择性激活5-HT1F受体缓解偏头痛,无血管收缩副作用,适用场景明确。

二、核心功效与临床应用

  • 核心功效
    1. 急性偏头痛症状缓解:通过抑制三叉神经通路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等神经肽的释放,减轻疼痛及伴随症状(如畏光、恶心)。
    2. 无血管收缩效应:因不作用于5-HT1B受体,适用于存在心血管禁忌症(如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
  • 临床应用
    1. 成人有/无先兆偏头痛的急性治疗(单次发作干预,非预防性用药)。
    2. 替代曲普坦类药物:适用于对曲普坦类疗效不足或存在禁忌症(如血管风险)的患者。

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 副作用
    1.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头晕(约15%)、镇静(10%)、疲劳(8%)。
    2. 感觉异常:皮肤烧灼感或刺痛感(7%)。
    3. 其他:恶心、乏力(发生率低于5%)。
  • 禁忌与风险
    1. 绝对禁忌:对拉米地坦或辅料过敏者。
    2. 慎用人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3. 注意事项
      • 服药后24小时内避免驾驶或操作机械(因可能引起嗜睡或眩晕)。
      • 避免与酒精或其他中枢抑制剂联用。
      • 妊娠/哺乳期安全性数据有限,需权衡利弊。

参考文献

  1. FDA批准文件及Ⅲ期临床试验数据(2019年)。
  2. 药理学研究文献(5-HT1F受体机制及无血管收缩效应验证)。
  3. 临床试验安全性报告(头晕、镇静等副作用发生率统计)。
  4. 药物说明书及临床应用指南(适应症与禁忌症标注)。

注:具体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个体反应可能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