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状平滑肌瘤Cotyledonoid leiomyoma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H5G84

核心定义

叶状平滑肌瘤(Cotyledonoid Leiomyoma)的综合解析


一、组织病理学详细特征

  1. 显微镜下核心表现

    • 小叶状结构:肿瘤呈分叶状或葡萄样结构,边界清晰,向子宫肌层内呈“分割性”生长,形成类似胎盘绒毛的分隔。
    • 良性细胞特征:瘤细胞形态温和,核分裂象罕见(<10/10 HPF),无病理性核异型性或坏死。
    • 血管丰富:瘤体内可见扩张的薄壁血管,伴随纤维性间隔。
  2. 免疫组化特征

    • 平滑肌标记物:SMA(肌动蛋白)、Desmin(肌分化抗原)呈强阳性。
    • 抑制标记物:S-100(施万细胞标记)、CD117(c-KIT)阴性,与恶性间叶性肿瘤(如平滑肌肉瘤)区分。
  3. 分子病理特征

    • 基因表达:无明确驱动基因突变(如MDM2、CDK4扩增),与良性平滑肌瘤分子特征一致。
  4. 鉴别诊断

    • 平滑肌肉瘤:细胞异型性显著、核分裂象>5/10 HPF、易发生转移。
    • 恶性潜能未定的平滑肌肿瘤(Leiomyoma of Uncertain Malignant Potential, LMP):核异型性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但无转移。
    • 子宫腺肌瘤:病变呈局灶性,腺体成分为主,缺乏分叶状结构。

二、肿瘤性质

  1. 分类

    • WHO分类:属于“良性平滑肌瘤”亚型,独立于子宫平滑肌瘤的特殊类型。
    • 命名依据:因形态类似胎盘小叶(cotyledonoid)和组织内“分割性”生长(dissecting)得名。
  2. 生物学行为

    • 局部侵袭性:沿子宫肌层间隙生长,但无远处转移潜能。
    • 复发风险:若手术切除不彻底,可能局部复发,但生物学行为仍属良性。

三、分化、分期与分级

  1. 分化程度

    • 高分化:瘤细胞与正常子宫平滑肌细胞形态相似,核分裂象罕见。
  2. 分期

    • 不适用分期系统:因肿瘤为良性,通常不进行临床分期。但需评估是否侵犯子宫外结构(如阔韧带、盆腔脂肪)。

四、进展风险评估

  1. 临床高危因素

    • 肿瘤体积:巨大肿瘤(>10 cm)可能压迫邻近器官,需手术干预。
    • 位置:深部浸润(如阔韧带、阔韧带外)可能增加手术难度。
  2. 病理高危因素

    • 核异型性:偶见轻微核增大,但无病理性核分裂象或坏死。
    • 边缘状态:切除不完整时需二次手术。
  3. 复发与转移风险

    • 复发率:约5-10%(与手术切除范围相关)。
    • 转移风险0%(无文献报道转移案例)。

五、临床管理建议

  • 确诊依据:需结合典型影像学(如超声、MRI)与病理特征。
  • 治疗选择:以手术切除为主(腹腔镜或开腹手术),强调完整切除以减少复发。
  • 随访重点:术后定期妇科检查及影像学评估,关注局部复发迹象。

总结

叶状平滑肌瘤是子宫良性平滑肌肿瘤的特殊类型,以分叶状结构和分割性生长为特征。其生物学行为良性,但需与恶性肿瘤鉴别。确诊依赖组织病理学结合免疫组化,治疗以手术为主,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 Roth LM, Reed SG, Sternberg SS. Dissecting (cotyledonoid) leiomyoma of the uterus: a report of 18 cases of a distinctive benign smooth muscle neoplasm. Am J Surg Pathol. 1996;20(12):1452-1460.
  2. 分隔性(叶状)平滑肌瘤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6.
  3. 子宫肌壁间小叶样分割性平滑肌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