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Bones of the lower extremity

更新时间:2025-06-22 00:15:43
编码XA2T04
子码范围XA00N4 - XA9YP5

核心定义

下肢骨详细定义


一、解剖学描述

1. 准确位置
  • 位置:下肢骨从骨盆延伸至足部,分为近端骨盆带(髋骨)、大腿骨(股骨)、小腿骨(胫骨和腓骨)、以及足部骨骼。
  • 重要毗邻
    • 髋骨:与骨盆相连,形成髋关节。
    • 股骨:位于大腿中央,连接髋骨和胫骨。
    • 胫骨和腓骨:小腿的前后两根骨头,胫骨位于前侧,腓骨在后侧。
    • 足骨:包括跗骨、跖骨和趾骨,支撑足部并参与行走。
2. 归属系统与功能
  • 系统:属于肌肉骨骼系统(运动系统)。
  • 功能
    • 支撑体重,维持身体直立。
    • 协调运动(如行走、跑步)。
    • 保护内部器官(如骨盆保护盆腔脏器)。
3. 组织结构
  • 主要组成
    1. 髋骨(骨盆部分):由髂骨、坐骨、耻骨融合而成。
    2. 股骨:人体最长、最坚硬的长骨。
    3. 髌骨:位于膝关节前方的籽骨。
    4. 胫骨:小腿内侧的承重骨,与股骨形成膝关节。
    5. 腓骨:小腿外侧的非承重骨,辅助肌肉附着。
    6. 足骨
      • 跗骨:7块,包括跟骨、距骨等,形成足弓。
      • 跖骨:5块,类似手掌的掌骨。
      • 趾骨:14块,构成脚趾。
4. 功能与作用
  • 支撑与运动
    • 髋骨:形成骨盆环,支撑脊柱和内脏。
    • 股骨:驱动下肢大范围运动(如行走、跳跃)。
    • 胫骨:主要承重骨,传递股骨力量至足部。
    • 腓骨:提供肌肉附着点,辅助稳定踝关节。
    • 足骨:通过足弓缓冲震荡,适应地面压力。
  • 保护作用:骨盆保护膀胱、肠道等盆腔器官。
5. 医学临床关联
  • 相关疾病
    • 骨折
    • 股骨骨折:常见于老年人跌倒,需手术固定。
    • 髌骨骨折:多因直接撞击,需关节镜修复。
    • 胫骨平台骨折:膝关节损伤,影响行走功能。
    • 关节炎
    • 髋关节骨关节炎:疼痛和活动受限,晚期需关节置换。
    • 膝骨关节炎:胫股关节磨损,物理治疗或手术干预。
    • 足部疾病
    • 跟骨骨折:需石膏或手术复位。
    • 平足症:足弓塌陷,可通过矫形鞋垫矫正。
  • 治疗方法
    • 保守治疗:石膏固定、物理治疗、药物消炎。
    • 手术治疗:内固定术(如钢板、髓内钉)、关节置换术。
    • 康复要点: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加强肌力训练。
6. 常见误区
  • 误区1:认为下肢骨仅指腿骨,忽略足部骨骼的重要性。
  • 误区2:将髋骨归类为躯干骨骼,实则其功能与下肢运动紧密相关。
  • 误区3:腓骨因非承重而被误认为无用,但其对小腿肌肉支撑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Gray's Anatomy for Students (5th ed., Elsevier, 2023), Chapter 22: Lower Limb Bones.
  2. Moore's Clinically Oriented Anatomy (9th ed., Wolters Kluwer, 2022), Section on Musculoskeletal System.
  3.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骨科诊疗常规》(2021年版)。

以上内容基于权威解剖学和临床医学资料整理,确保信息的科学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