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外耳非感染性炎症Other specified Noninfectious inflammation of external ear
编码AA1Y
关键词
索引词Noninfectious inflammation of external ear、其他特指的外耳非感染性炎症
缩写外耳非感染性炎症
别名外耳湿疹、外耳皮肤炎症、外耳变态反应性炎症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位侧
--单侧,未特指--左侧--双侧--右侧发生部位
XA6ZY6 外耳
XA1BZ8耳轮尾XA9E26耳廓皮肤XA0TW7耳垂XA9A86耳轮脚XA3UC1外耳道XA96Q7对耳轮脚XA6NU1反螺旋窝XA4DV9耳后沟XA5GS5外耳道口XA7AB8耳轮棘XA3S47耳廓后表面XA5KM5耳甲艇XA0H47耳舟隆起XA9M10螺旋顶点XA2N71耳屏XA4E71耳廓XA5LW2耳廓舟状窝XA8VK6三角窝隆起XA8W55耳廓耳甲XA7V14对耳轮XA7RR9对耳屏XA6B58耳轮XA6KW8耳甲隆起XA8D58耳廓耳甲腔XA5VK5耳屏间切迹XA3RC6耳廓三角窝XA5K66盯聍腺其他特指的外耳非感染性炎症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其他特指的外耳非感染性炎症(ICD-11编码:AA1Y)是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皮肤和/或软骨结构中出现的一种非病原体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这类疾病排除了由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导致的感染性外耳炎,而主要涉及免疫介导、物理或化学刺激以及代谢紊乱等因素引发的一系列炎症过程。具体包括但不限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以及其他特定类型的外耳非感染性炎症。
病因学特征
-
免疫介导机制:
- 过敏反应:对某些外界抗原如金属饰品、染发剂或局部药物成分等产生超敏反应,诱发局部炎症。
- 异常免疫反应:某些个体可能存在遗传倾向,导致对外界刺激物(如尘螨、花粉)的敏感性升高,从而引发反复炎症。
-
物理/化学损伤:
- 机械性损伤:不当使用棉签或掏耳工具导致表皮完整性破坏,引发刺激性皮炎。
- 化学刺激:接触强酸/碱性物质(如染发剂残留)或消毒剂(如泳池含氯水)可直接损伤皮肤屏障。
- 慢性潮湿环境:长期耳道潮湿(如频繁游泳)导致角质层水肿,削弱屏障功能。
-
代谢紊乱:
- 脂质代谢异常:皮脂分泌过多可能为脂溢性皮炎提供发病基础,但与高血脂症的关联性尚未完全明确。
- 激素水平波动:雄激素水平升高可能加剧皮脂腺分泌,增加脂溢性皮炎风险。
-
环境因素:
- 极端温湿度:高温高湿环境可加重皮肤浸渍,低温干燥环境则易导致表皮皲裂。
- 紫外线暴露:耳廓部位长期日晒可能诱发光敏性皮炎。
病理机制
-
皮肤屏障功能障碍:
- 物理/化学因素破坏角质层结构,导致经表皮水分丢失增加和外界刺激物渗透。
- 屏障功能受损后,局部神经末梢暴露引发瘙痒感,搔抓行为进一步加重炎症。
-
免疫炎症级联反应:
- 朗格汉斯细胞识别抗原后激活Th2型免疫应答,释放IL-4、IL-13等细胞因子。
- 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白三烯等介质,导致血管扩张和炎性细胞浸润。
临床表现
-
典型症状:
- 接触性皮炎:边界清晰的红斑、丘疹,伴剧烈瘙痒,常见于耳廓接触过敏原部位。
- 脂溢性皮炎:耳道口及耳后皱褶处可见油腻性黄色鳞屑,基底红斑程度较轻。
- 慢性炎症:长期表现为耳道皮肤增厚、苔藓样变,可伴裂隙性疼痛。
-
高危人群:
- 佩戴助听器/耳机等外耳道异物者
- 职业性接触化学试剂人员
- 特应性体质或银屑病史患者
- 长期接受局部药物治疗者
依据来源:综合多个权威医疗资源平台发布的内容整理而成,包括但不限于UpToDate临床顾问、默克诊疗手册、中国临床皮肤病学指南等。请注意,对于具体的诊断与治疗建议,请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个性化指导。
